两师徒商量妥当,就去见明霈帝了。

明霈帝才被团子哄的心情挺好,见他们来,还开了一句玩笑:“朕才把小捣蛋包打发走,你又来闹朕!”

二哥哥在上次短暂的相处中,已经摸到了跟明霈帝相处的门道,也笑着道:“孙儿路上遇见心宝,心宝还看着孙儿道,我就知道,每个人都想见耶耶!”

他长的极为俊秀,年纪又小,学团子的小样儿一点也不违合,明霈帝不由哈哈大笑。

元相也凑趣笑道:“小殿下这话,其实主要是跟臣说的,她觉得臣朝上见了,下了朝还要见,上午见了,下午还要见,简直是太过份了。”

君臣说笑了几句,然后才坐下来说正事。

明霈帝听着听着,就不由得重视起来,叫人拿了棉衣过来细看,又细细的看了方法,然后他开始沉吟。

明霈帝本就头脑清醒,而且这个帐,太好算了,关键是如何执行的问题。

他沉吟了许久,才道:“朕要想想,明日元卿……不,荣儿你自己上早朝,上折子。”

二哥哥的心猛的扑通一声,躬身应了。

于是第二天,晏时荣就去上了早朝。

哪怕你是太子,是皇子皇孙,不办差也是不需要上早朝的。

譬如五皇子,虽然曾经办过差,但如今也是不需要上早朝的。

这会儿,大家正紧紧的盯着还朝的真太子一家,晏时荣这一上早朝,真是一点不夸张的,所有的人一见到他,眼都瞪大了三分。

然后晏时荣表面上很淡定的,跟百官一起施过礼,然后上了折子。

其实他这么做,有利有弊。

因为这个事情,太“大”了,又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明霈帝委任的,所以他上早朝,上折子,就显得太过于年少气盛,太过于激进求功,不够沉稳。

但,也有利。

因为真太子是需要有存在感的。

假太子不说了,前头流水价的倒了二三,速度快的大家都来不及反应。

下头的五皇子根本就不显眼儿,当初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着,所以连娶的妻子也只是普通侯府之女,还不是长女,岳丈也只是个五品官儿。

所以,真正是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