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云,他究竟在谋什么呢。
转眼间,六子已经送她至刑部大门。
六子把她的背篓还给她,装模作样行了个礼,“赵大人,来日方长,甭管他为了什么,咱们友谊长存。往后若咱们在官服相遇,还望多通融。”
赵鸢大道理未说出口,六子已经溜走了。
赵鸢抬起背篓,背在身上,转身步入刑部大门。
进门第一步,便被这沉默又严肃的氛围给震慑住了。
第73章 男人都是狗1
刑部官署大门贴着一副极为通俗的对联:一把明镜心头挂, 两手横刀斩恶畜。
“刑”是一国良心的底线,能吃这口饭的人,必不能轻易被钱权色所诱哄。普通门第出身的士子, 难免心中有所贪婪, 因此刑部门槛极高,能进刑部者, 才华是敲门砖, 务实是必备条件,最终决定去留的, 还是看家世。
刑部官员,各个身家显赫, 显赫到什么程度——万两黄金都不足为奇。
当然, 如此形容刑部的年轻官员们,显得过于累赘。简而言之,这里有一窝子男版赵鸢。
刑部诸郎君, 因为都出自高门,又都有才华傍身,于是造成了彼此看不上的局面。
赵鸢来的时候, 他们各看各的书,明明晒着同一片太阳, 也恨不得隔出百八十道阴影来。
赵鸢作揖道:“诸位, 我是新来的主事赵鸢。”
鸦雀无声。
正如赵鸢瞧不起那些平庸男儿一样, 这些高傲的刑部青年也瞧不上她一个靠女皇和父亲上位的姑娘。
官场厮混了这段时间,赵鸢也学会了表面和颜悦色, 心中骂爹骂娘。
忽然间, 她感受到一股熟悉的寒气。赵鸢弯腰上前,同那自屋中走出来的人行礼:“孟侍郎。”
孟端阳道:“我要去都省会见尚书, 你把大理寺送来的案子归纳整理后,待我查阅。”
又是案头任务。赵鸢是个喜欢并擅长和人打交道的人,可分配给她的总是案头上的工作,原因是姑娘家心细,适合做案头工作。
厌烦归厌烦,刑部的这份差事是她自己求来的,还是得认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