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

定周如今的少帝是在永载三十一年登基的,如今也不过十三岁,且其一直到今日都未改国号,并无实权,整个定周都在周畹母家的掌控之下,得知亓徽此次的计划后,其尚书左丞苏玉全亲自派遣了心腹之将前往照滈,助殷上一臂之力。

清晨时分,大军终于抵营,瞭望台上的兵卒看到亓徽王旗后,立刻洞开城门,将殷上等人迎了进去。

照滈城除了守军和令使之外,还有苏玉全从懿安派过来的一位将领,名叫郑麟,在定周之战中也是他先领军朝周畹献降,还与宁问并肩作战过一段时间。

由宁、郑二人引荐,殷上也与守军吴平澈及令使沐游见上了面,时间紧迫之下,几人也未多做寒暄,立时进了备好的营帐议事。

待众人围到桌边,殷上边直接道:“废话就不必说了,我等暂不清此地形势,还需各位详述。”

沐游点点头,指着地图道:“与照滈接壤的汀悉之城叫做麓起,地势多样且有山水并行,再加上近年来定周势弱,守城之军不算太多。”想了想,他又说:“此城只能算作一普通边城,既非兵家要塞,也非粮草后盾,您先前说要择一‘攻其所必救之地’,可能此地并不合适。”

殷上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地图,说:“可此地却很适合埋伏。”

闻言,沐游愣了愣,说:“殿下,您是想……”

殷上道:“汀悉共有兵马近四十万,除了每城守军之外,派去攻打氏白的则有近十万,且由世子周垣带领,其中不乏精锐,若我们能攻其所必救之地,引得他们领军回援,彼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又没有吴真铁骑为后盾,是最为弱势的时候,即便此番不能剿灭其精锐,却未必不能予其重创。”

闻言,郑麟眼睛亮了亮,忙道:“我知一处,为其所必救之地。”

吴平澈也反应了过来,接话道:“镶云城。”

“对,”郑麟点点头,说:“除了汀悉的都城桂宁外,也就是此地了。”

宁问便问:“此地有什么特别?”

郑麟道:“此乃汀悉粮城,大半粮草是从此地送出的。”

他骈指指向麓起城东北方的一个小点,说:“此城不大,百姓多以田力为生,汀悉王还专门减少了此地的赋税,鼓励别城之人来到此地。”

吴平澈道:“但此地把守严格,四周都是汀悉的城池,就像一个被崇山峻岭包围的水潭,想进入此地,必须打下一个城池,才能打开防御,可一旦这样就又打草惊蛇。”

殷上笑了笑,眼神澹泊,道:“谁说想进入此地就非要攻城?”

闻言,郑、吴二人对视了一眼,道:“还请殿下明示。”

殷上道:“我们的最终目的有二,一,解氏白燃眉之急,二,埋伏此地,攻其精锐,其所必行之事,就是令周垣所率之军回援。”

宁问接话道:“殿下想假传汀悉军令?”

殷上看了她一眼,笑道:“宁将军总能想我所想。”

宁问依旧冷着一张脸,但是能看出来她已经彻底明白了殷上的计划,道:“既然大军难进去,那便少些人。”

殷上道:“届时,我会命一支私卫,带着亓徽王旗伪装后进入此城,此城的防卫多依靠四周之城,守军不足,只需要拿下令使及守军二人,然后关闭城门,只于各地更换旗帜,再发出求援信号,前来支援的人看见王旗,便会认为此地已经被拿下,待消息便能传至京城及氏白,周垣若是回援,我们就在其必经之地上等候,她若是不回,我们也能全身而退。”

听完计划,郑麟沉默了一息,才道:“从汀悉传信至氏白,快马来回五日左右。”

殷上点点头,目光沉静,说:“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