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件事还没和春娘说,相信她应该是愿意的。
元宵节一过,年的气息渐渐淡了下去。
下了一场雪之后,天气忽冷忽热,唐开泰不怎么让阿平出去跑了,没事就抓着他背三字经,直到阿平把三字经背的滚瓜乱熟,之后又教他百家姓和弟子规。
狗子和黑子听说阿平也要去县学,也来听唐开泰给他讲课。后来多谷也来了,村里和阿平玩的好的小孩子不少都过来凑热闹。
结果认真学的没几个,倒是阿平因为小朋友来得多,反而不专心了。
唐开泰发现,这些孩子中,狗子是最有定力的,过来的时候站在角落里,听的特别认真,他偶尔提问,狗子背的都对。
他和十月说,若是狗子能去县学,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张大叔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打算。
这几天张家,正忙着张大壮和陈梅秀的婚事,根本顾不上狗子。
第140章 邻家喜事&京城来信
张大壮的婚事定在二月初一, 正月二十三去陈秀才家里下聘。
十月没想到他们的婚事这么快,流程接近现代的婚姻,订婚, 彩礼, 结婚。两人认识还不到一年, 算是闪婚了。
至于这么快结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二人的绯闻,在碧水村也传的不像话。碧水村有个三十多岁的混子,看上了陈梅秀, 托人上门提亲,陈秀才没同意。他见张大壮来过陈家好几次,便在村里散播陈梅秀和张大壮的谣言来。想着既然你不愿意嫁给我,那就把你的名声搞臭, 看你还能嫁给谁。
陈秀才本身就被名声所累才来的北地,没想到又出了这一遭事。知道张大壮也对梅秀有这个心思, 他觉得张大壮老实本分,人也不错,一直等着张家人上门,张家人上门了, 亲事便很快定了下来。
两家都是想着两个孩子都是二婚,没必要守着那些繁文缛节,早定下早结婚, 省的夜长梦多,徒增谈资给村里那些长舌妇们。
下聘那天,张老汉请了李家坳的里正, 和之前给张大壮介绍相亲对象的媒婆。
虽然因为张大壮上次相亲惹得媒婆不愉快,但是那媒婆人还不错, 事后也没说张大壮坏话,张婆子想着一事不烦二主,年前到陈家提亲,也是请的那个媒婆。
能把里正请来一起去下聘,也是对陈家足够重视了,陈秀才对此非常满意。
张家的聘礼,在陈家看来并不多么贵重。六两银子,一套银质的头面,此外还专门给陈家二老和陈梅秀的儿子喜宝专门准备了礼物,幺污儿二漆雾二吧椅欢迎加入看文总共加起来不到十两银子。
张婆子心里却不满意,觉得娶个二婚带着孩子的女人,怎么能比头婚的聘礼还要重。但是她也只能在心里想,不能说出来,谁叫自己儿子、孙子都愿意呢。再说了,毕竟是秀才公的闺女,他这头聘礼差了,丢的是两家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