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他们眼里女儿哪里都好,有大师看重也不奇怪,接受起来反而很是顺利。
时筠的厨艺已经超出了卫则可以指导的范围,但在经营方面确实只能算是个新手。
虽然摸不准他的意图,但卫则确实算是倾囊相授,把在云间现在的状况从头到尾梳理了一下,改进了不少问题,让大家的整体效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动不动就被抓着听课,效率提升之后,时筠甚至多了不少空闲时间,也能花点心思在其他事情上了。
从疗养院醒来到现在,她认识了不少朋友,快到年底了,时筠就想着备些礼物送给他们。
除了去年就做过的枇杷秋梨膏和秃黄油,不同口味的果酒,家里腌的香肠火腿,她还准备了糕点盒子,芡实糕就是其中一种。
芡实又叫鸡头米,是传统的水八仙之一,九十月份刚上市的时候,在云间的菜单里就上过新鲜的鸡头米甜汤还有炒菜。
手剥的鸡头米直接煮熟了放在糖水里,撒上一点儿干桂花,就是很有秋天意味的甜点了,吃起来软软糯糯又有韧劲,另外加些银耳桃胶进去也很合适。
现在新鲜的鸡头米已经下市了,市面上都是冷冻保存的,直接吃就少了几分滋味,但做成芡实糕还是很合适的。
有种流传已久的宫廷糕点叫做八珍糕,因为里面用了八种药材而得名,芡实糕正是由八珍糕演变而来,相比之下口感更细腻,能过的口味也更多样。
时筠把晒干的芡实打成粉,和粘米粉、糯米粉一起加糖粉混合均匀。
这次她准备做玫瑰和桂花两种味道的芡实糕,加上统一作为底层的牛奶蜂蜜味儿,这糕粉自然也要分成三份调味。
分好糕粉后,一份加入牛奶和蜂蜜,另外两份时筠也没直接用清水,而是用了桂花乌龙茶和玫瑰花茶。
再分别加上南瓜粉和蔓越莓粉来调色,最后则是玫瑰花酱和桂花蜜调味。
这桂花蜜和玫瑰花酱也都是时筠自己做的,放进去之后花香馥郁。
旁边拍摄的杨莹莹深深吸了一口气,虽然深秋万物凋零,但站在这厨房里,她只觉得自己仿佛在花丛中一样。
搅拌均匀之后,糕粉就成了抓起来可以成团,但一捏就散了的状态。
时筠拿出筛子,细细地把这种状态的糕粉过了两遍筛,只有这样糕粉才会细腻,做出来的芡实糕口感也会更好。
牛奶蜂蜜味儿的糕粉打底,中间加上一层玫瑰和桂花味儿的糕粉,最后再次封顶,每次都要刮平表层。
时筠的动作很是轻柔,并没把糕粉完全压实,这样蒸出来的芡实糕会更松软。
随着笼屉上锅开始蒸,芡实的清香味道和花香也随着水蒸气弥散了出来,闻起来清新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