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信,终于提到那个女人。
【蜂蜜出箱了,我走街串巷去卖蜂蜜,遇到邻村的一个姑娘,她长得好看,但是有点不爱笑。这害得我有点怕她。
城里的说书先生说,江南美人多,但是你不要看。好好读书。】
这回,严霁楼飞快给哥哥回信,他在信中说:
哥,你不要再给我寄钱了,现在书院院长很重视我,被引荐给许多达官贵人,这里挣钱比老家容易,你的钱都攒下来给自己娶媳妇吧。
并在信封里附上一张大额银票,表示这是自己赞助的彩礼钱。
同时寄回去的,还有几匹上好的衣裳料子,丝绸、夏葛、云缎,都是他精心挑选,想必英朗的兄长穿上,必定能抱得美人归。
这一回,兄长终于笑纳了。
再之后,兄长的信件寄来的更频繁,好像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诉说心事的对象,大约是情窦初开,实在难以自解,也实在孤独。
严霁楼记得那两年,信上全是各式各样的夸赞,兄长显然是上了头,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思之若狂,几乎每一封信都要提到那个女人。
沈家二姑娘长,沈家二姑娘短。
他也不负兄长所望,在信上教给他各种追求女子的手段,虽然他自己也是光棍汉一个,传授起这些却是头头是道。
仅有的知识,全靠戏文和话本学来,归功于江南繁华的印刷和文业,他能学到的花样,不断翻新,精益求精,随着他的进益,兄长那边也取得了好消息。
信上的称呼开始从“沈绿腰”变成“绿腰”。
直到那个称呼变成“腰腰”,兄长终于得偿所愿,正大光明地在信中说“你嫂子……”,并给千里之外的他寄来喜糖。
……
看到这里,他不想再看了。
如果没有他出手,或许兄长的多情,永远也只能埋在心底,如今自然也不会死于非命。
夜深了。
一阵大风刮过,外面忽然电闪雷鸣。
第8章
清晨,太阳初升,日光覆盖半个卜楞次草原。
这里是西北最大的民族聚居区,今天正好是它每月一度的集市,因此颇为繁华。
集市上人来人往,发辫上绾着银饰的藏族老阿妈,一群群红衣喇嘛,头戴牛角帽的蒙古大汉,用纱巾将头发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回族女人……
穿青色袄裙、戴蓝色头巾的女子,赶一群羊,站在人群中,身姿窈窕,引人注目。
几只羊羔亲昵地围住她,在她小腿上蹭。
“乖乖呆在这儿,不要乱跑。”
绿腰弯下腰摸了几下羊耳朵,她就怕羊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