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这是回建康城准备二人婚事,扶萱心中荡起甜意,翘了下唇角,笑意满眸地看他,故意道:“长珩哥哥博学多才,模样这般好,身份也那般高,在建康城该是诸家联姻的争抢对象罢。你这回去建康城去,世家贵女们争来抢去的,保不准先我一步捷足先登了。”

酸涩的口吻揭露着女郎不安的心思,也有催促他早些定下二人之事的意思,谢湛眸中笑意渐浓,手从她背后下移,暗示她:“那得要萱萱妹妹想法子,让我时时记得你的好才是。”

被人一掐,扶萱骂他:“色胚郎君”,却直接伸手搂住了他的脖颈,纵身一跃,跳到了他怀中。

借口要她送他这个“病人”回去,二人回了谢湛的院子,也不知哪里来的经验,扶萱使了些法子牺牲良多,属实让谢六郎的记忆尤为深刻。直到回到建康城,一颗心还留在荆州郡迟迟收不回来。

太和二年十月,随着桂香散去、冷风吹来,扶家入了建康城,扶家家主扶以问被封“太尉”、封爵“南郡公”,扶以言上任吏部尚书。

从天而降般的一家人立时在建康城引起了不小轰动,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这一家的子弟们。郎君们各个一表人材,而那家的女郎更是个绝色佳人,甫一被嘉阳长公主带着去宫中参了次秋菊宴,面庞、身段、举手投足间的自信张扬,皆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宴上郎君们的注意力。

然就在扶女郎引起人们关注的第二日,在许多人尚在观望之时,穆安帝的一纸赐婚她与谢家六郎的旨意就落了下来,霎时点燃了建康城。

扶萱与谢湛能顺利定下亲事,还得归功于嘉阳长公主。

彼时谢湛在荆州郡扶家“养伤”时,伤愈后迟迟不离去的居心何在,她是过来人,自然十分清楚。既是双方你情我愿的事,她自然愿意在其间牵线搭桥。

谢六郎有世家嫡亲郎君、准家主身份压着,要走常规的提亲路径,便是不用深想,她也知其困难程度。如若谢六郎面上不顾世家那“只在世家内部联姻”的不成文规定,顶着被人嘲讽、被人鄙薄的压力与扶萱成婚,婚后扶萱承担的异样目光会更多,小夫妻二人肩上的压力只会愈大。

此外,谢六郎今年外出游学,这样的事建康城内的人多少有所听闻。当下扶家甫一进建康城,若谢家就上门提亲,难免会遭人诟病二人先前私相授受。如果对方是普通人家,她扶家不会在意这些,但谢家不同,那样规矩无双的世家,扶萱进去后身份还是准主母,她自然要全力护着小侄女的颜面,让她不受任何人指摘地嫁给谢六郎。

况且她年少时已经历过谢渊那临时反悔的一遭,很明白得趁当前谢湛未与旁人结亲时将二人的事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拆散一对鸳鸯的道理。

故而,随夫家风风光光地回了建康城,嘉阳长公主头回入宫见他皇兄穆安帝时,便提及了谢扶两家的婚事。

穆安帝虽觉此事有些突然,但听闻嘉阳那“士庶联姻,共同发展”的道理,想及谢渊几月前暗示他会支持他选任太尉之人、而后果真未反对一举,猜测到几分谢扶那二个小辈之间许是先就有了瓜葛,谢渊许是还存着对嘉阳有愧的心理,虽未明说却付诸了行动,于是次日他便召了谢渊谈赐婚一事。

不出所料,谢渊未作反对,平静地应了圣旨。

如此,十月十八,谢湛生辰这一日,一纸赐婚旨意便被穆安帝的贴身内侍魏公公带着,迈进了乌衣巷的谢家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