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禀萧爷,谢家家主同其未婚妻今日到了李家府邸处暂住,我们的人探了码头与沿途客栈,原因是那位未婚妻晕船,水路那头无法走下去。旁的并无异样。”黑衣人道。

萧爷睁开一双凤眼。

窗牖开着一个缝隙,室外寒风吹进,刮过他白净的面颊耳畔,室内寂静无声。

“谢家家主?谢六郎?”半晌后,萧爷开口,声色略有阴柔。

“正是。”

“为何来徐州?”

“巡查家业。”

“路线可知?”

“不明。”

室内再度陷入沉寂。

鸦雀无声中,侍卫背脊上缓缓沁出了冷汗,本欲解释未查明乃是因时间紧迫、对方防守甚严,但在这窒息般的氛围下,他选择不再开口。毕竟在这位主子面前,永远是多说多错。

“你回去告诉李三,沽山的事给我藏好,莫要被人查出什么不该暴露的出来。”萧川抬眼看他,稍顿,再道:“你们也一样,行踪都藏好了。”

黑衣人如释重负,果断应声道:“是!”

元月深夜,虫藏鸟歇。

寅时正,谢湛准时回了厢房,端坐在桌前,一刻不停地翻阅着一本本机密文卷。这里有整个徐州官场结构,上至刺史,下至县令,姓名及背靠家族一览无遗。

此番出行既是要调查那批人马与这徐州的牵连,便少不得要与徐州地方的官员打些交道。

他之所以挑选在年后前来,便是因年前派来的探子“撒网”需要时间,至今日,徐州当地的几大世家中,终是皆有他的人真正藏了进去,也摸清楚这徐州官员背后的弯弯绕绕,他再大大方方从建康城出来,便是要刻意“打草惊蛇”。

想必,作为大理寺寺卿的特殊身份,他这一动,这徐州有人就要跟着他而动了。

石清拿着一张纸条,步履匆匆进了厢房,径直走到桌前半步处,躬身呈上。

“公子,萧府的暗桩来信,那头今日有些动静。”

谢湛将手中文卷的最后两页看完,这才将其阖了,从石清手中接过纸来,极为迅速地扫了一遍,而后冷笑了一声。

这不就有人动了么?

饶是他猜到这李郡守与人有所勾连,也没想到,还有个萧家牵扯在这里头。

且今日,只因扶萱身子不适,他们一行人偶然来李家投宿罢了,这就牵动起了李、萧两家人的神经,而看来,果如他所料,这广梁郡和广陵郡有着丝丝缕缕的牵连,而那两郡之间的沽山,想必还当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