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曦界方一拍,照例问询:“哪几句话?”
老妪吞吞吐吐道:“就、就几句闲言碎语罢了。”
周曦又严肃问:“说明白!哪几句闲言碎语?”
老妪道:“就是、就是,没见过做善事这么抠门的,日日给我们一口汤……”
扶萱“哼”一声,高声道:“不如我替你讲完罢!”
周曦道:“你讲。”
扶萱抬着手指一一指向人,口中道:“这位老妪家有一身怀六甲的儿媳,扶家特意让她的儿媳提前取粥,从不会排队超过两刻钟,她却说:‘我儿媳挺着个大肚子,日日排两个时辰,也是这一口’。”
“这位整整吃了扶家十日粥、捡了一条命的老妪,说我们扶家说不准就是来做做样子,赚些名声,搞几天就撤退了,也不花几个钱。”
“还有这位……”
扶萱话毕,堂外便有人高声道:“这也太他妈不要老脸了!人就给你吃的就不错了,又不花你钱,不出你力,还好意思说只一口汤,没这口汤你他妈早死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这是!”
扶萱并未回身看。心知应是潇哥哥找来的一位帮腔壮汉。
一人开骂,便有旁人附和,一时间市井粗话充斥大堂,直骂地那几位老妪缩头缩脑。
堂外骂地实在难听,见该骂的也都骂完了,周曦再拍界方一回,“肃静!验物证!”
第223章 第222章 真相大白
一位精通药理的寺正上前,验过桌上物证后,当场朝众人如实道:“内有牵牛子,会造成呕吐、腹痛、腹泻。但不多,多则会引起血尿,发生昏迷。”
有儿媳的那个老妪杨氏在一旁高声喊道:“你们看看!这扶家人的心好狠啊!怎能这样害我们啊!”
还未等旁人附和,周曦便目光沉沉落到她面上,声音冷硬且威严:“无有定论之前,休得胡言!”
杨老妪霎时闭了嘴。
两位提笔记录的录事交换眼神,悄声交头接耳道:“这周少卿倒真与谢寺卿有几分相似,审起来严酷无情。”
另一位撇撇嘴,“我瞧着倒像是在偏颇着扶家啊。”
第一位摇头不赞同,“没道理罢,这周少卿才入建康城十日,周家同扶家可没甚交情,偏哪门子颇。”
这时,上座那位周少卿站起身,拿起方才扶萱呈上的物证,直接走至堂中,撑开给几位老妪看,目光锐利地盯着人问:“此人可认识?”
一张惟妙惟肖的老嬷嬷画像突地出现在眼前,杨老妪和另两位老妪眼神开始闪烁起来,纷纷低头撇开眼,另几位则连连摇头道不识。
周曦紧盯三位眼神躲闪的老妪,又问了一次:“本官再问一次,可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