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听着侄子这么说,不免笑道:“你倒是记性好,什么都记得,什么都知道。说起来每年你爹和大夫人遣人送来的银两布料倒是不少,也算是把你放在心上的,此去长安,按规矩还是得先去给你爹和大夫人请安。”
“清玄记下了。”小男孩点头应下。
女子将猪蹄悉数切好,并用油纸包装起来,递给小男孩,说道:“到长安记得给我写信,每月一封,记住没?”
小男孩笑道:“记住了,我记性可好了,每月两封!”
“那可得花不少银两,你可省点用吧,给自己买些好吃的好穿的,姨娘也就放心了。”
“都听你的。”小男孩拿着油纸包装的猪蹄,转身离去。
“路上慢点!”女子在小男孩的身后唤道。
宁州韩家旧宅依山而建,后院里长着不少竹树,冬末春初之时,竹叶稀疏,却也逐渐重见生机。
小男孩面对窗户看书写字,此时光线正好,透过窗户看着那些竹树,只见竹影婆娑,仿佛画卷一般。
他一向喜欢这些竹树,便停下书写,不知不觉地陶醉在眼前的竹影之中。
“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了……”
他从书桌的抽屉里取出一把柄成竹节状的匕首,匕首刀刃轻薄透亮,是他父亲韩谦留在韩家旧宅里一把不起眼的匕首,然而却是由玉宁铁所制,不失为当世极品。
小男孩将匕首拿在手中把玩着,时不时挥一挥,却一不小心被匕首蹭破手指上的一点皮。
“不愧是父亲的匕首,当真是锋利。”
看着手指上溢出的一滴鲜血,小男孩挑眉一笑,只是用手帕拭去,并未放在心上。
……
时间来到长庆二年晚夏的一天,宁州城往日里的平静被快马加鞭的消息给打破,城中如被黑云覆压一般,一改往日闲适的氛围。
宁州官员收到来自长安的消息,早早地就在城门外等候钦差大人的到来。官员们人人自危,都生怕被说与韩家谋逆一案有关,乌纱帽丢掉不说,身家性命也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