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急!”
不久,小男孩回到一家小饭馆,走到门外他便闻见卤水沸腾飘出的香气。厨房里正有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独自忙碌着,小男孩走过去对女子说道:“姨娘,布店的于伯伯家要两只猪蹄,我给他送过去。“
“好,我马上切出来。”说罢,女子便放下手里的活,从沸腾的卤水里捞出两只猪蹄,并放到菜板上,用菜刀切起来,刀法精湛熟练,叫人叹为观止。
一边切猪蹄,她一边说道:“清玄,送完这家你就回宅子里看书去,我一个人忙就行了,再过些日子天再暖和些,你爹就会派人来接你去长安,到时候你就可以见到你娘了。”
“虽然你从小的身子骨就不适合练武,但是只要你把书读好了,你娘在大夫人面前也就抬得起头了,说实话,你们老韩家还没有一个像样的读书人,你可要好生努力才是。”
“知道了,姨娘,”小男孩抱怨道,“这话你说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说你还不愿听了?等你去长安了,想听也听不见。”女子打趣道。
小男孩一笑,他走到女子的身边,说道:“等我去长安,以后出人头地了,我就把姨娘你也接到长安,我们搬出去住,你和我娘也可以不用再分离了。”
女子看着小男孩俊俏的小脸和一双认真的眼睛,她并未有多惊讶,因为自己的这位侄子从来都是这般古灵精怪。
“好,那我就等着做探花郎的姨娘了。”
“不,我要做状元。”小男孩自信满满地说道。
女子无奈一笑,叹道:“好,做什么都成,做个最俊俏的状元郎,不过你只要能考上秋闱,我和你娘都会感谢天地,感谢令家和韩家的祖宗庇佑。”
小男孩笑个不停,他听着女子继续叹道:“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你都长这么大了,还要去长安,我还记得你刚出生的时候,天下尚未统一,你爹也在前线打仗,你娘生你的时候可没少受折腾。”
小男孩索性找个板凳坐下来,静静地听着姨娘讲述往事。
“你一岁多的时候,你爹在枢密院任职,举家迁往长安,当时大夫人非得说你尚在襁褓之中,要你娘和你留下来,说是等过两年你长大点,再将你们接到长安,结果等到现在才接你回去。”
“你娘也是前几年她女儿嫁给当今陛下之时被带回京城的,说是家里的女长辈都到场才能保佑她女儿婚后顺顺利利的,如今大夫人也算得偿所愿,她女儿是仅次于皇后的淑妃,儿子也在朝中为官,所以她才放心让你回长安与你娘团聚。”
“都说你爹是个大将军,用兵奇才,结果他却连自家内宅的事都理不清,”女子滔滔不绝地抱怨着,“不过好在有他护着,你娘那温和脾气才不至于被大夫人给吃掉。”
小男孩闻言一笑,他吃着桌上的一些蜜饯,说道:“那年大夫人回宁州省亲,接我娘走的时候,我感觉她也没姨娘你说的那么坏,反而凶中带傻的,不过她身边的嬷嬷的确是个不省油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