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宁州城的百姓们都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总希望平淡的生活里能够掀起一丝涟漪。
隆豫十二年,天下统一,在北伐萧魏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宁州韩家也得以升迁至京都,这也成为宁州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件美事。
长庆二年正月后的一日,冰雪融化,气候转暖。
清晨里,在宁州城的大街上,一位布店商贩正在店铺门前洒扫除尘。
这时,恰好有一位小男孩路过,只见小男孩身穿锦服棉衣,脸蛋俊俏白嫩,双眸清澈如星,一看就知道是一户殷实人家的小少爷,只是他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正快步地行走着,不免让人心生好奇。
“于伯伯早安!”小男孩一边很熟络地对商贩打招呼,一边往前走去。
商贩停下手里的活,朗声笑道:“韩少爷,又帮你姨娘送猪蹄呢?”
“是啊!待会伯伯您也要来点吗?我亲自给您送过来。”小男孩回头可爱一笑。
“好!我要两只!辛苦少爷!”
“不辛苦!”
商贩笑了笑,继续洒扫除尘,这时店铺里的老板娘端着一盆水走出来,看着远去的小小背影,笑道:“这韩少爷虽然才八岁,但生得俊俏,嘴也像抹了蜜似的,谁见了都喜欢。”
商贩说道:“听说了吗?今年韩大人就要把他接到长安去念书了,这么机灵的一个人,以后定能考个好功名。”
“若不是当年举家搬迁的时候他尚在襁褓之中,我们今日也吃不上韩家少爷亲自送来的猪蹄,”老板娘笑道,“以后他要是考个状元,我们还能吹嘘吃过状元亲自送的猪蹄呢!”
商贩一笑,继续洒扫除尘。
另一边,小男孩将猪蹄送到一户人家的侧门,那家侍女递给小男孩三枚铜板,感谢道:“有劳韩少爷了,这是我家主人的一点小心意。”
“多谢姐姐!姐姐告辞!”小男孩高兴地接过铜板,眼中闪过光芒,随后跑着离开。
小侍女微微一笑,也提着食盒转身回去。
待商贩坐在布店门口准备招揽生意时,他又看见小男孩,此时小男孩的手里已经多出一串糖葫芦,商贩便笑道:“少爷还是那么喜欢吃糖葫芦。”
“糖葫芦的味道可口香甜,换谁都喜欢。”小男孩笑道,“于伯伯您稍等一会,我马上就给你把猪蹄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