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染爬上墙头张望,才发现沿街铺子上挂着的几乎都是萧字灯笼,不由得让他瞠目结舌。
因为宫中时不时派人来拿物资,顺便也带来了些零零碎碎的消息。
听说,三皇子虽然有过,但因救助百姓有功,只罚在宫中不得外出。李易之则连降两级闭门思过。
又听说朝廷里因为主战和主和吵得不可开交,大皇子代表的主和派渐渐占了上峰,可就是没人提及战俘之事。自己父亲陆远被俘的消息似乎被压了下来,无人敢议。
数月之后,大邺决定向大启议和,准备每年向大启赔款黄金百万,以换以染碧江为界,蜷缩江南,然而大启的战船却依然从染碧北靠到了南岸。
南宫明作为启朝的代表带来了几个战俘和以大邺皇帝口吻炮制的降书,说白了,他们不接受和大邺议和,只需要他们卑躬屈膝的投降。除此之外,南宫明本人还附加了自己的两个条件:
一是想邀大邺战神萧云歌叙叙旧。
二是大邺每年需从全国挑选出百余名好山好水长出来的美人。
这些美人须待在染碧江上的楼船之上供人玩乐,终身不得下船,死后便扔入江中,所得银两也需上供给大启,以做赔付南宫家损失的三门火龙炮之用……
一时之间,举国哗然。
战败之国,要受如此奇耻大辱,主站一派的呼声又高了起来。但当大启的舰船向江畔的临江县放了一天一夜的火器之后,整个朝廷便哑然了。
临江县岸边的鹤鸣楼上插上了属于南宫家的日月山河旗,似乎是在等大邺何时让他们满意。
时间一天天往后,大皇子萧定乾主动请缨到了临江县,和南宫明彻谈了三天三夜。
之后,所有的事情仿佛都有了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