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页

路君年瞬间明了,皇帝这是去宠幸妃子了,嘴上说着感谢大太监提醒的话,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件事。

燕地离边境不远,若他真的成为了燕地的粮草转运使,该用怎样的说辞跟随着粮队去边境见谢砚?

第281章

路君年想要成为都运使的道路并不顺畅,提出这条谏言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殿堂下大多数官员的反对。

堂下众人议论纷纷,不仅仅是对路君年能力的怀疑,还因为谢砚之前闹腾起来的那件事,官员们下意识地认为,路君年就是个以色侍君的男媚子,他们不觉得他能成事,指不定会借着这重身份中饱私囊。

都运使这个身份非常敏感,虽然辛苦,但运作得好了,能长期敛财。

虽不能中途贪墨,但对军粮进行掉包,以次充好,将优质粮换成陈粮,进而从中收取差价,赚得盆满钵满的事情时有发生,不怪官员们怀疑。

路君年每日早朝时站在帘后,一边记录着官员们和皇帝的话,一边神色淡淡地观察众人,时间一久,也观察出了些苗头。

刘郎中跟周郎中虽然在殿下吵得厉害,但私下里,有人看到过他们来往,冯郎中是在替王义凛说话,而整个户部又跟吏部的李家走得很近,如今李元迁身体每况愈下,已经缺席了好几次早朝,就连王义凛那边的呼声都小了许多,气势有所收敛。

钟月然不作为,左右逢迎,又左右都不搭边,似乎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风云,选择明哲保身,而方明崇则是事不关己,只有事情涉及到刑部,他才会出声回应,是一种无声地对抗。

谢棱渊与白家结亲,想来兵部、礼部的人都在偏向谢棱渊说话,即便谢棱渊不在朝堂,这两部的人表达的谏言,也一定提前跟谢棱渊串通过。

以谢砚的性格,不会去往了边境后,就不理身后的朝堂,他在朝堂上也一定留了人为他做事、说话。

在哪里呢?路君年双眸微凝,目光一一扫过殿堂下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