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从奏章堆中抽出昨天看的那份战事书,由大太监转交给路君年看。
皇帝:“唐将军托人捎来的军书,蛮敌原本已经撤兵,想诱惑我军过河,接着击溃我军,没想到诡计被砚儿识破,他们白白在路上空等了几日,错过了最佳的撤军时间,大雪封了山,于是他们破釜沉舟,在过年那天晚上又重新跨过河面埋伏在了我军附近,来了一场不死不休的夜袭。”
结局自然是伤亡惨重,路君年看着这封军书,上面记录的文字是冷冰冰的,文字之下是战士们一条又一条热血沸腾的人命。
尽管大元国的军队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也没能将敌军全部歼灭,还是有人逃到了河对岸,将战果告诉了蛮敌,也许是尝到了偷袭的甜果,在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蛮敌都会来一次出其不意的袭击,让我军疲于应对。
对方犹如苍蝇一般三三两两地派兵,弄得我军草木皆兵,人员伤亡没有多少,但粮草的耗损却极为严重。
从唐朴显义愤填膺地用词来看,路君年便知道,那些人袭击的是大元国的粮草,敌方想以此来牵制住我军。
-
这样的计谋不难对付,路君年相信谢砚一定有方法应对。
可如今的问题在于,这么持续地往边境运送粮草和钱财,战事拖久了,对国土内的水利和其他建设极为不利,其中就包括胡泉的水道和一直有在说的女官殿。
边境的事是根源,才引发了一连串的争论,一直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在朝堂上一直吵到了现在。
“再过一两个月,边境的雪也该融了,到时候河水重新解冻,这样的袭击也该减少许多。”路君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