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君年微楞,心里存着疑惑,道:“也好。”
时值年后,李家门口络绎不绝,来往送礼拜访的人将李家门口的石阶踏出了白印,石阶边角处还掉了一块,都没来得及更换。
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核和升降,在过年以前,要给上朝的官员每人写一本奏章,记录官员一年内为大元国做过的事,无论好事坏事,都得记上,于年后恢复早朝再呈上朝堂。
但是人就会犯错,路恒也不例外,谁也不知道做错的一点小事会被人如何描述,于是各家都开始动起了脑筋。
四品及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早朝,因为人数众多,不可能由一人攥写奏章,于是这记录一事便随机分配给吏部四品以上的朝官,其他官员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谁记录,但所有的奏章都会过李元迁的目,朝官们为了避免遭皇帝厌恶,年前想尽一切办法讨好李元迁,只求能过个好年。
于是他们年前拜一次,让李元迁对他们有个印象,过完年后又拜一次,此时的奏章已全部放在了李家的桌上,即便有什么错处,也能在此时找出来修改一下。
此时已是傍晚,李家的门口挂起了灯笼,灯笼下还立着几个人,即便穿着常服,路君年也能通过他们笔挺的脊背,认出他们是朝官。
路君年看着李家的大门,问明钧惟:“你我皆不是四品以上官员,没有拜帖,如何进这李家大门?”
“等着。”明钧惟说着,将一个刚买的小灯笼顺着墙边的竹竿滑到了李家的院墙内。
没过多久,李明昀从李家的大门走出,朝着他们走来。
李明昀最先注意到明钧惟,刚要说话,余光瞥到了路君年,话音卡在了喉口,说不出来。
还是路君年先唤了一声:“李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