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他不知道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洛文仲在宫里经历了什么,说话变成了这样。

洛文仲显然还想再跟路君年寒暄,谢砚突然开口:“路云霏现在是吾的侍读,依礼,妃嫔以下都要给他行礼,洛贵人怎么连这点礼数都忘了?”

路君年沉默,洛文仲面上一僵,飞快地看了谢砚一眼,给路君年行了礼。

“我跟路侍读还有要事商讨,洛贵人,让道吧。”谢砚看都没看洛文仲,说道。

刚刚有道不走,现在,自己让道吧。

洛文仲咬着牙,不甘不愿地给两人绕了道,路君年跟着谢砚离开了。

第76章

九月,皇帝诞辰,宫里设宴,宴后第二日便是官学考,所有官学子都从唐石山回到了宫里参加官学考。

官学考,顾名思义,是由朝官亲自设题监考,考察官学子的朝政见解和处事能力,所涉及的考题大多跟时政纲领有关,即将颁布的律法、政策,大多还未下发实施,先由考官交给官学子们思考,分析利弊,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改良策略。

因为这些考题极具主观性,答卷上千奇百怪,什么样的见解都有,并没有统一的正确解答,所以每一个考题、每一份官学子的答卷,都会被好几位朝官批改,由皇帝亲自过目打分。

要颁布的律法政策一般不会受到官学子的见解影响,皇帝也只是想看看不同人对这些政策的看法,本意是想让学子们畅所欲言,但这些即将颁布的律法政策一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大部分官学子都是顺着说这些政策的好处,并不会针砭时弊。

所以,一旦遇到这类考题,官学子的回答大多平平无奇,无功无过。

官学考的考场不像春试考场那样封闭,门窗大开着,窗台只到人半腰上,考场外的景象一览无余,几棵百年的梧桐木在夏风中摇晃着树梢,翠绿的叶片中飘下几片半黄不青的梧桐叶,黄色的叶尖微微勾起,在半空中打着转儿,最后堪堪落在窗台上,任风再怎么吹,也没有掉进考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