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新盘的店面大,舅娘管不来,还要张罗着给兄妹俩相看人家,宋清便一并请了人打理。
夫子食肆就是那时候一块儿盘下来的,规模也不像刘记酒楼那么大,就卖卖火锅烙锅烧烤什么的,吃一顿饭至多不会超过五百文钱。现在普通人家也挣钱了,有什么高兴事儿或是想打打牙祭,少点几个荤菜也都能吃得起。
沈之洲现在就带着两个小的坐在夫子食肆二楼厢房。这间厢房不算大,是特意给一家人留出来的,因此一到地方,两小只就脱了鞋上矮榻,趴在窗边往下看。
“沈夫子考完了?”食肆掌柜的领着店小二进门,在店小二给几人上茶饮的时候,就立在一旁和沈之洲说话。
沈之洲也笑着搭话,听听这几日食肆的状况。也没什么大事,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但也是喜事:这个厨娘家抱孙子了,那个跑堂小二回家娶亲了。沈之洲便请掌柜的替他和宋清封一个大红包,再给人多放几日假。
“我给放了五日假,待会儿就叫人跑腿送红包!”掌柜的也高兴,这东家心好出手大方,他们底下人做事儿都尽心些。
“什么红包?”恰好这时候宋清提着打包好的瓦香鸡回来了,一进门就听见红包。
也是因为跑堂小二少一人的缘故,别的小二也忙活着不得空,宋清把人送到食肆,便打着伞去隔壁街打包瓦香鸡去了。
往日这活儿都有小二做,不管是夏日消暑的西瓜凉粉,还是冬日驱寒的酸辣汤,只要食客点名要,店里小二都能跑腿。跑一趟店里给一文钱,有时候大方的食客也有小费,可不就人人都想跑嘛!
掌柜的瞧宋清回来了,非常有眼力见,跟人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