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孙大人,我家生意小东西少,走这么远怕也没有赚头,这趟我家就不去了吧?”

说话的是袁老板。袁老板家以前可是宁阳县首屈一指的富商,后头就是因为走商失败伤了根本,到如今还没缓过来,被黄、李、徐几家压了一头。

因着跌过大跟头,这次搭上了京城的人脉他也没敢放下心来,备下的商货只比往年多了三成。

这下听见不去京城了,当机立断选择抽身。在矩州境内买卖还算稳当,不能大赚但小利不少,再积攒几年家底就起来了。

“去不去你们自个儿做主!”

闻言,到场富商都颇有些讶异,本以为按孙县令的德性,袁老板得穿一阵子小鞋了。于是面面相觑,忍不住怀疑孙县令是不是在说反话。

见状,孙淑一瞪了众人一眼,“你们这是什么眼神,本官是强盗不成?”

众人忙摇头否定,实际上个个心里差不多就是这样想的了。

“各位都是宁阳县修路的功臣,本官和老百姓都记得你们的好。这次走商风险大了点,所以要不要去全凭你们各自斟酌,本官不插手。”

当初修路的时候她手段是强硬了点,到底也是读过圣贤书的,目的就是民生。普通百姓是百姓,富豪乡绅自然也是百姓。

顿了顿,孙淑一又接着道:“当然了,这次走商非同小可,本官会写了文书给宋先生,由宋先生和一位武官巡检带上人马护送。第一批去的商户也算有个保障。实在去不了的,下次去也是一样,就是拿不到大头利润了。”

“你们好生想想,也不是今日就要一个答复。三日之内,不管是中途退出还是坚持到底,派人报给范老板——商队十五日后准时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