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

娘子是要把这些粮食捐出来么?”

“不,你要同我买,救急不救穷,养成了百姓的惰性,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动乱。一个制度严明的官府,才更具有威信,百姓们才会放心地将钱财交给你打理,若不然,你猜今日那些富商们为何拒了你和宋太守呢?”

苏轼说:“因为他们怕朝廷依仗权势赖账?”

“就像他们对普通百姓放贷一样,也不过是倚仗自己的权势,强买强卖可不少见,公债的回报率远低于放贷,他们顶多看在太守的面子上稍购几股,你应该把眼光放在有些闲钱,做生意不够本,性格还很谨慎的小市民阶级身上。”

“‘小市民阶级’?这词语倒是新鲜?何解?”

“我一向把乡绅豪族称为‘地主阶级’,把城镇里居住的有些文化,有些积蓄但不算大富大贵的百姓称为‘小市民阶级’,像你呢,就是‘官僚阶级’,阶级基本代表了他们的财化水平,如果你要与这些人打交道,必须注意这一点。”

“我好像有点懂了,”苏轼沉思,“人的出身不同,一般做事的方法会有差异,我想要发行公债,必须先弄清楚哪些是需要公债的人!”

“嗯,所以你兴冲冲地打算发公债,如何利用公债募集来的银钱,你想过吗?”王弗突然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苏轼被她说得一愣,呆呆地望着她。

“这不是有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