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确实,那兰式纺织机就是我江南地界出来的,如今这新裁缝机再度革新,竟能够直接用机器缝合了!可谓一大突破!”
“这等奇观!居然是人造的!”
“确实,谁能想到如今动动脚就能缝制衣物了呢,省下多少力气哇!”
“是极是极,好女郎!这不得封侯拜爵?”
各个喜庆洋洋,荣与有焉!
人们这么高兴喜庆,正是因为今年的工状元正是一个姑苏出生的女子。
这工科的状元可尤其难得,因为并不是每次的大比年都会产生工状元。
工科科举虽也随着正式科举年一齐举办,但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便是不选人只按发明物登科。
若发明的东西都不达标,那便不评选‘状元’。
那些原本属于学员的头衔,在工科身上成了发明物品的有趣分级,越高越是厉害,每个能达到‘工榜眼’、‘工探花’之人,手下便一定有亮眼的发明,但若是颁发‘工状元’了,那定然是这项发明,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十足的改变。
比如最初的‘兰式纺织机’,比如太和十七年的‘四轮驱动车’,比如太和二十年的沥青路。
收获多的年份,可能一届能颁出去不止一个状元,但更多时候,一届都是‘工秀才’,连个举人、进士都没有。
姑苏府望亭镇谭山村。
这里以苏绣闻名于世,在织造改革的时候更是有不少人家都追上了脚步,是以多数人家都过得不错,家家户户青瓦白墙,檐角飞扬。
朦胧烟雨里,一颓废中年人正站在雨里望着宣传栏下,直勾勾盯着那些红色的宣传横幅。
——‘姑苏女郎黄如月斩获工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