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肖思光眉毛一扬,略有些骄傲地说:“这是《百战奇谋》,我父亲的藏书,你自然没见过。”

左扶光粗略瞧了一眼目录:“全书分十卷,一卷十战,不过就名号不同而已,还真能有百种战?”

“这是一位不能说出名号的归隐大家写的,我父亲的朋友。”肖思光转过半边身子,“和你说了你也不懂,你还是看我给你的那本书罢。”

左扶光瞧了一下自己面前的那本,不知从民间哪里搜罗来的——《兴京百少》。

一个看百战,一个看百少。挺符合镇北王对他们俩的定位,于是他百无聊赖地翻了起来。

第一页,京城大少,当今三皇子殿下许世风华。人如其名,风华绝代,堪称京城第一才子,花场处处留情,风流倜傥。

第二页,京城二少,太傅之子冯俊才。年纪轻轻连中两元,已经是个翰林学士了。为人不骄不躁,追求者无数,但他一心上进,还发誓不中三元不娶妻,为王朝之崛起而读书。

第三页、第四页……这本书虽然无用,却便于了解京城势力,和如今叱咤风云的年轻才子。

左扶光翻到第二十一页的时候忽然顿住了,上面画的那个少年比其他人都高些,眉目格外深邃,五官精致立体,不就是他渊儿弟吗?

原来沧渊还是京城名少之一,虽然排得靠后了些。但将军不在京中,他没有世家背景,能放在这里说明确实也算个风云人物。

只见那上面有模有样地写着——异域之子沧渊,懂乐器、通音律。十五岁时一曲火不思配上诗赋技惊四座,于御前演奏,从此成为圣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火不思是一种弹拨乐器,原本流行于前朝。随着元人被赶出中原回到北方,无人再奏。

如今的许世皇帝名为嘉乐,极爱收藏乐器,寻乐访人。可流落在中原的元人都有血性,绝不会为他奏曲。

沧渊啊……他本是乌藏人,该擅长六弦琴。乐理虽然和火不思相通,却肯定是刻意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