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大郎顶住父亲的眼刀,也毛遂自荐,“我比二弟更适合。”
萧二郎很想问,怎么就比我适合呢?但想到长兄是进士出身,自己只是明经,在修养上是略逊一筹,顿时敢怒不敢言!“有本事各自取一个,看阿宜选哪个!”
逆子!萧大伯气得胡须都立起来,“我倒要看看你们取出什么名堂。”
不说了,他要回去寻经论典去,必须重振父纲!
萧懿“”有话好说,不要殃及池鱼啊。
虽说过程纠葛纷杂了些,但是结果还是好的,萧大伯的取名权守卫成功,酒名最终定为“烈野烧”。据他解释,因酒辛辣如火,非常像久待沃霖的、被猛火炙烤的原野。
隔一日韩后胤的诗稿也传来了,“烈野销寒夜,大笑送残年。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风尘。”
萧懿瞠目结舌,文化人作诗比她喝水还简单啊!这些统统作为宣传素材,到时候务必刻在店门外。
————————
二月下旬的某天,甜品屋的食单终于拟出,等待的时间太漫长以至于丽娘她们急得不行,每每见萧懿必眼巴巴地追问,但都失落而归。不怪她们心急,食肆的新店员们早就练起重点菜式了,而甜品屋除了几款甜品、饮子之外一切未知,压力可想而知。
萧懿也有些愧疚,但食肆装修、制酒等等部分一直在牵扯精力,直到中下旬才得空琢磨甜品屋的事。她的想法是中西结合的,只选精品不问出处,无论糕点还是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