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砚台少说也得有大几百文,此时屋内几十张桌子,就是几十张砚台,而这不过是一个‘入学考试’的房间,他这也算……稍稍见识了下书院的财力。

随即蒋子尧选了张离他最近的桌子,将身后的包袱放在一旁,开始答题。

那位老者看了会儿蒋子尧低头专注,以及他几乎不必思索,下笔如有神的模样,眼中划过一抹满意之色,微微点了点头,之后他也没多待,便出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蒋子尧抬起了头,将毛笔置于笔架,伸手将最后书写的纸张拿起来,轻轻吹干墨迹,又拿起一旁的几张纸,从头至尾检查了一遍。

并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蒋子尧看着比初来时好上太多的字迹,脸上露出个满意的表情。

伸手将一旁的包袱拿过来,蒋子尧拿了答好的‘试卷’便向院门口走去。

此时应当是书院的上课时间,还能从里面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一下就让他想起来在现代的学校生涯。

院门口除了刚刚的那位老者,还多了一个人,这人就显得年轻一些,约摸三四十岁,虽说长相略显富态,但笑起来很是和善。

见蒋子尧过来,这笑容和善的男子往一边挪了挪,站在老者身侧。

蒋子尧双手将自己的答卷递过去,温和开口:“晚生已答好了,还请查阅。”

那老者也没多言,伸手接过几张宣纸,略略扫了几眼,翻了几下。随即,老者沉吟:“你且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所谓何意?”(选自《中庸》)

这竟然是当场考起他的学问了,刚写了测题的蒋子尧一怔,不过他对四书五经的内容已很是熟悉,稍一想便知道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