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一生我只爱你 乌篷船 1090 字 2024-01-03

正正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回答道:“启禀老师,这是清朝郑板桥的《新竹》。”

老师赞许的点着头,道:“我们为方正同学、方圆同学鼓掌!”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老师点点头,道,“下面,我们正式上课。把书本翻到第22页,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古诗词三首》,先来看这一首,这是唐朝诗人吕岩写的《牧童》。”

老师抬头看着同学们,道:“昨天你们应该都预习了吧?那么,谁来解释一下这首诗?”

同学们一个个的低着头,恨不得钻进书本里,,或者变小了身体,好让老师没看见自己。

这时候,正正毕恭毕敬的举起了右手:“老师,我来作答。”

老师有些惊讶,她压根就没想让这两个孩子起来回答,原因很简单,他们俩是今天刚来的,书本也是今天刚发的。但是,全班就只有他一个主动举手,也罢,那就让他试试吧。

只见正正将书本合上,熟练的背诵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翻译过来就是,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我们为方正同学鼓掌!”老师的目光中满满的全是赞许。

而在数学课上,便是圆圆的“天下”了。

当数学老师问同学们,有位叔叔问茵茵几岁了,她说:“如果从我三年后年龄的2倍中减去我三年前的年龄的2倍就等于我现在的年龄。”请问,茵茵今年几岁了?

“哪位同学能作答啊?”

他的话音刚落,圆圆便举起了双手:“老师,我能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