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秋生道,“孩儿会放弃世子身份,自立门户,如期参加会试,所取功名,所娶之人,均与镇国公府无关。”
裴秋生想过,若是从镇国公府中独立出来,必然是要经过一番打断骨头切断筋的折腾。毕竟这世上能独立出来的旁支不少,还没见过哪个世子能从府里独立的。
这样的事,无论对他还是对镇国公府,说出去都不好听。
从此他在朝廷上,便背上了个不孝的罪名,可能还会多了镇国公府这个对立势力,仕途上一定不会好走。
而且若是在会试前就有了这样的名声,在普通人看来便是德行有亏,那他基本上与状元也无缘了,中了会试前三名后,能成为榜眼或探花都要感恩圣上恩赐。
他曾经还想过,若是不参加科考,或许会轻松一些。
但如果离开镇国公府再次成为一个普通的平民,那他无论靠卖书字,还是修书,亦或是写文,所挣得的银子都远远比不上姜月不说,那也不是他长久想过的生活。
他希望能成为与姜月势均力敌的人,而不是靠她养活。
这种势均力敌,并不是古代所认为的士农工商对应的高低贵贱,而是来自于自己心里的标准,能在自己所期望的职业或者说事业上,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那种。
而他所期望的职业,正是入仕,改变的不仅是自己一个人或是一家人的命运,而是让一城、一国、一个朝代变得比从前更好。
就如同姜月现在所做的一样,给很多人带来快乐。
这世界苦难太多,他总希望能改变些什么,至少原书里官官相护、姜氏夫妇一家四口惨遭横祸的结局他不希望再有其他家庭复刻。
长安街上尚有数不清的乞讨之人,在其他地方,更是数不胜数,更偏远些的,有天灾地难,还有流寇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