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晴平复片刻,才将前事娓娓道来。
殊州特殊,先前匪患不绝,为州上百姓安定,给驻守殊州的镇元将军极大的职权,因此不少政令多从大将军府出,直到匪患稍歇,大将军被召回皇城,这一格局才被破,可留下治理的官员,也多是大将军一系。
盛晴家在淮南,父亲在来皇城之前,也在殊州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吏,可是一直不得重用,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文辞小事。
盛晴的父亲本就内敛,旁人排斥他,他便自己好好待着,虽说在殊州没什么成就,但日子还算是安稳。
可是人生总有些许不如意的事,在盛晴九岁那年,母亲得了重病,父亲四处求医问药,终于幸运地寻找到救治的方法,只是开销太重,太重,她们家,根本承担不起。
那时候盛晴也不明白,她父亲也是科举出身,虽在榜中最末,可也是同天下这样多的读书人一路厮杀过来的,父亲日夜辛勤,为人正直,就算不与他荣耀权势,财富敬仰,也该让他轻松一些,再不济,也该让他们生活平顺一些。
可是并没有,盛晴的父亲耿介,为官这些年月,根本没有攒到多少家底,母亲这一病几乎将这个小小的家庭逼到绝路。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找上了盛家,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至于事情是如何办成的,盛晴却不清楚,只知道前些时日父亲收到了一封从殊州寄来的信,自收到信之后,父亲便每日愁眉苦脸,夜夜难安,甚至晕倒在家中。
她也不想麻烦贺灵,可是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就算不说这事已经过去了许久,父亲当时也是不得以才这样做的,难不成就让他见着自己的妻子,因为他的无能逝世,看着自己的女儿,因为他的没用而失去母亲。
当时那般情境,父亲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