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进屋后,将背上的匣子取下来给我。
“桂花,这是我特地给你做的书匣子,你爱写东西。这里面有机关,有分层,重要的东西可以放在这匣子下面的小机关盒里,我设了一道锁,你不告诉别人,便是毁了这匣子,别人也打不开的。”
我笑了笑:“阿兄的礼物确实很好,不过这么严密的机关是防什么啊。”
娘闻言也笑了起来。
阿兄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唉呀,反正我就只做给妹妹你一个人。”
娘支着脑袋,有些小孩气地向阿兄伸出右手:“那娘的礼物呢?”
阿兄神秘地拉着我和阿娘去了后院。
后院灯火通明,阿兄不知如何做到,竟将井水用竹筒连接到了酿酒的石台上,只见他轻轻扭开一个木制的东西,那水便哗啦啦地流了出来,再轻轻扭动,水又立刻停止。
我好奇地上前,试了两把,赞叹道:“阿兄,你也太厉害了,这是怎么做到的啊?”
娘在身后喃喃道:“古代版水龙头,挺有意思的。”
阿兄疑惑地看着娘,问道:“娘给它取名水龙头吗?真是好名字。以后,这个就叫水龙头。能省不少打水的力气呢。”
阿兄发明的水龙头很快被县令重用,在县里各处推广使用。
淮安县人人皆知,我阿兄是个能人巧匠。
因而这些时日,相继有不少媒人来我家上门求亲。
阿娘却认真对阿兄说,娶亲乃是人生大事,却不是人生必事。若非遇到自己真心相悦,有能守护对方一生,专一认真的决心,便不要耽误人家姑娘。
阿兄也很认同阿娘的话,说自己目前并无娶亲之心,只想认真专研农具改造和房屋建造之业。
7
这年春,我要离开淮安县了。
我背着阿兄送我的书匣,包袱里装着娘为我准备的干粮,带上我写书赚来的银子,踏上了我的东游之路。
临别前,我去了一趟书局。
陈秋山靠着门框,有些惆怅道:“唉,王桂花,你多久才会回来?”
我拍了拍他的肩:“别担心陈秋山,你桂花奶奶要写新书了,到时候包你把书局开到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