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

穷途客栈 寒夏若初 1075 字 2024-01-02

“说明那文人写文作诗,实则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在写,而是代天而言哩!”王富贵道,“你看,他说清明时节雨纷纷,然后果真每年清明都下雨。这哪里是他在写,分明是老天爷在写哩!”

“昏话!”老李还是不屑一顾,“那些个文人还写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呢!也没见年年九月八都动乱。”

“说得好!”远远来了个挑柴的林秀才,闻言便把那两个箩筐放下了,站在客栈门口一边休息一边道,“诗词一事,大多是不讲道理的。不讲道理,便显着真切活泼。但凡诗词讲道理,便落了下乘。读诗不看意向而看道理,便难以体会诗词的乐趣。”

见到林秀才,王富贵不自觉起身作揖:“衙门正在召集全城秀才编写律法,林公子没去么?”

“自然是去了。”林秀才道,“皇上把这件事想简单了。结果第一天去,一众秀才各抒己见。让我们写律法,结果个个写出来都是些道德文章,通篇引经据典弯弯绕绕,却没有一个条文,把那钱相气着了。”

陈小姐乐了:“然后怎么办呢?”

“怎么办?”林秀才哈哈一笑,“还能怎么办?最后还是我说了一句,不如把那大行王朝的律法照搬,与现在情形有出入的,稍作修改即可。不必另去编写。”

张二闻言眉头一皱:“这----岂不是投机取巧?”

“不碍事。”林秀才道,“想那大行王朝几百年,律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若是律法有问题,大行王朝早就垮台了,何须等到今日?”

“这云土国若是能够长久,那编写律法之人必当留名青史。”王富贵细看着林秀才,“林公子若是自己编写,还能博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你这照搬大行王朝的法子一出,可是没机会了呀。”

“一国律法,所求不过两点。对黎民百姓而言,不过是自己受到不公之时的一分保障,多一条寻求公正的路径;对于官家而言,律法的公正能够保证一国之内的长治久安,不会出内乱。若是新编律法,必有不合理之处。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层层修改,可是在这层层修改的同时,又有多少百姓会因为律法本身的漏洞而含冤枉死?有多少恶人会因为律法的不完整而逃脱制裁?”林公子道,“所以放着已经经历数百年慢慢修正、经过时间检验的大行律法不用,而自己新编,岂不是本末倒置?至于青史留名,哈哈哈哈,生前事尚未做完,哪有闲心去考虑身后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