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按照这个道理来看,如果反过来呢?”张老山又问,“假若是你家没米,快要饿死了。而邻家有米却不借,你是否会为了你阿婆去偷米?”
“会。”云孩回答得毫不犹豫。
“那假使邻家也没多少米,被你偷了,邻家孩子的阿婆便会饿死呢?”
云孩沉默不言。
“这世上的两种人,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张老山又道,“第一种人但问该不该,而第二种人只问有没有利。图利原本不错,可问题是万事以利为基,而不问道理如何,到头来便会为了利无不可为,抢别人的利,甚至害别人的命。”
云孩听不大懂,但他此刻看张老山宛若看神仙,所以不懂也认真听着。
“这世上原先没有第一种人,尽是第二种人。”张老山悠悠地道,“那时候人与动物无异。你看那山间虎豹,为了活命便猎杀牛羊。虎豹无错,为活命而已。而牛羊便对吗?牛羊不猎杀虎豹,实则因为它们天性吃素,且打不过虎豹。若是易地而处,虎豹吃草牛羊吃肉,那反过来还是一样。所以那世道,没有对,也就没有错。”
“那什么时候有了对错呢?”云孩问。
张老山却道:“我现在反问你,何时有了错?”
云孩是个机灵孩子,眼珠一转便知道了答案:“有对的时候,便有了错。”
“孺子可教也。”张老山道,“这世间终有一天出了第一位圣人,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那之后,如混沌黑夜中点燃了烛火,这人间如千年暗室一灯即明,有了对,便有了错。”
“然后呢?”云孩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