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2539 字 2023-12-19

持盈不认得,但他会问,他问别人黄河在哪里,黄河旁边有个灵源庙又在哪里,赵煊隐隐约约觉得灵源庙这个名字熟悉,可又不知道在哪里听过。

他们沿着别人指的路前行,一路走一路问,持盈偶尔还会和他们聊几句天。在雪地里,他俩踩下一个个深深浅浅印子,过了一会儿,冰雹都停了,他俩还是撑着伞。赵煊跟着他走,也不问持盈要去那里干什么。

走啊走,走啊走,他们终于找到了灵源庙。持盈带着他进去,赵煊心想这可是一座佛寺,持盈怎么敢进去拜,菩萨会保佑他吗?就是他也不信佛啊!

可持盈进去了,他只能跟着持盈跨门槛,左脚,右脚,好像那年持盈给他裹幞头告太庙的时候,天子的红舄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有时候藏在裙摆底下。

他们进入庙里,露天的地方有一块碑。碑很高,很高,有一位戴着斗笠的老丈人在那里张罗油棚,把棚搭得高高的,让那块碑不用挨冰雹的砸。

老丈人也许没想到这样的天气还有人来拜佛,听到动静以后吃惊地转头来看,可在见到持盈后却忽然笑了:“陈官人,是你啊!”

是持盈北上燕京的时候,在清州的山上与他见面,给他一块枣糕的老人。

持盈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和他重逢,大喜过望:“老丈缘何在此?”

那老丈人从梯子上爬下来和他们说话:“刚才天上下雹子,我老汉恐砸坏了道君的碑,因此来搭个棚子,不想能见到官人,真是缘分啊!”

他由衷为持盈感到开心:“官人这是得以回国了吗?”

持盈点头:“是啊,我回家时路过此地,恰巧天上下雹子,无法前行,便想来这里看看。上次在山中得见老丈,受惠实多,多谢,多谢!”

丈人摆手道:“我不过给官人一块枣糕吃,那本是我为庆贺道君诞辰而做,官人要谢,就多谢道君吧!”

持盈笑了:“丈人不知,你那块点心外头包的黄纸,乃是当今的亲征诏书,我在虏中心如死灰,见此诏书,方知王师奋起,使我不至流落胡尘,心中期冀万千,丈人以为只是赠我一块点心,却不想是活我性命,如此大恩,言语实在不能报偿。”

他扯过赵煊的钱袋,捏了一枚铜钱出来掖进袖子里,把剩下的金银全部给了这位老丈:“我不知老丈在此,只带了这些,实在见谅。”

老丈疑惑极了:“即使我那无心之举使官人知道了王师亲征又怎么样呢?这么多钱,我老汉实在受不起哇。”

持盈仍然劝,老丈仍不收,最后赵煊也开口让他收下,老丈人不认识他,只问道:“你是陈官人的弟弟吗?小官人,你怎么由着你哥哥胡来,不多规劝规劝?即使家财万贯,又如何能这样挥霍?”

持盈憋不住笑:“丈人,这是我家中长子!”

老丈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道:“官人成亲早,成亲早。是我看岔了。见谅!”

持盈大乐,赵煊却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好半天才对那丈人憋出一句话来:“收着吧,我家里有钱。”

持盈又哈哈大笑,那丈人推拒不过,又得了这一大笔钱,倒也开心。

告别时,持盈对他拜了一拜:“我从前遇见丈人时,丈人说‘愿做宋民’,愿我‘得归宋土’,今日王师北上,收复失地,我业已归家,丈人的愿望,想必也不日就要实现了。”

老丈非常开心:“是啊,是啊,我听说当今官家有万夫不挡之勇,曾连发弩机射死敌酋,身披十余伤尚能力战,想必克复之日就在眼前了!”

持盈闻言,嘴边又露出两个笑弧来, 赵煊却羞得恨不得在地上找个缝钻。持盈目送那老汉越走越远,确定他走了,才爆发出一阵笑音。

赵煊看他笑了半天,心中羞恼,又怕他笑得肚子痛:“有这么好笑吗?”

持盈反问他:“连发弩机?身披十余伤?”

赵煊想要去捂住他的嘴。

先不说宗望压根没有认真打,就算打了,赵煊也得坐镇中军,真等到他杀敌时,恐怕大宋真完蛋了,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该抢车逃跑而不是回去打仗,还身披十余创呢,这只是传闻罢了,可有这样的传闻,不也代表着一种期许吗?

持盈笑了一会儿,不笑了,可肚子还是酸的,他拉着赵煊的手和他来到河渎碑面前。

碑上刻着持盈曾经的御笔。

“猃狁来王,氐羌入贡,黔中岭表,龙水播川,遗酋群丑解辫屈膝愿为臣妾者,具见于兹。”

他们两个站在一起看这一块碑文,碑文很高很高,他们很小很小。

持盈最喜欢把御笔留在这样的匾额、山石上,他这样自得自傲自己的字,期许他的万年寿长。

持盈嘴边的那两个笑弧仍然存在着,他爱惜地摸过这块石碑,黄腊腊的油棚罩下来,他脸上都暗了,看不清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