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宋宣和遗事 周扶 1780 字 2023-12-19

“道君曾经劝朕,不要大肆杀伐,逼迫蔡氏太过,我当时只以为,他心念蔡氏父子,劝我放过他们。”

赵煊的声音飘在空气里,他那时候多么恨持盈!他掐着他的腰,那样是不是很痛呢?可是操控他是多么的快乐!

持盈的声音绕在他的耳朵旁边,好像一株菟丝花,烟草,风絮,淫雨。

我做错过很多事,我不是个好皇帝,可我还有你啊,辰君!

“可今日蔡攸宁死,也要将道君掠走,路上城官,宁死也要为他开方便之门,就是怕在朕的手底下没有明日啊!”

鹦鹉飞过帷幔。

“今日我父子不得相见,徒呼奈何……追念痛心,悔恨何极!”

你抛弃过我,我也害了你!

李伯玉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赵煊抚摸过云归亭上的柱子。

李伯玉最后开口道:“臣依旧如前言,若生得太平岁月里,无有天子圣明过官家!”

赵煊不起园林,不修宫殿,不做任何扰民的事,在东宫的修行,让他学会了忍耐和克制自己的欲望。

赢得战争,输掉战争,对于百姓来说,都只有痛苦。

一个不惊动他们的皇帝,就是好皇帝了。对于百姓来说,还要要求什么呢?

可他生活在这样一个纷乱的时节。

李伯玉并不在乎赵煊心里想的是什么,几万人为他伏阙上书,他就为这几万人继续战斗,党争、私利,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道君一日在宗望手中,社稷君心,皆不得安。”李伯玉说,“程振为党争私利,一味求和,鼠目短视,但有一言却对:宗望若败,宗磐当得国事,无人掣肘,岂不是又要南来?”

他告诉李伯玉:“宗磐必欲除宗望而后快,送来的布防图为真。他不日便要请粘罕回朝,助他夺位,宗望绝不可能坐视,必要拔营,介此时营救道君,最为万全。”

赵煊说:“至于宗磐,朕亦不愿帮宗磐。韩昉的信,就在福宁殿里。”

韩昉,辽国的进士,金主完颜亶的老师。

金人已经掠有辽国广袤的土地,他们的贵族已经不需要像十几年前那样,冒着风雪生存,任何一个由人组成的王朝,必然有这样的兴衰。他们要设立集权的制度,摒弃贵族议政的原始方式。

他们要学习礼仪,学习尊卑,学习斗争。兴起,然后衰败。

李伯玉有些悲哀地,问他的君主:“设若宗磐亦被杀,韩昉当政,又要南来,为之奈何?”

赵煊说:“当此时,完颜亶也长大了,他不会再允许韩昉当政。”

“完颜亶若当大权,又要南来,为之奈何?”

“难道他没有儿子吗?”赵煊说,“只要他有儿子,就会有人想要帮助他的儿子。”

他想起了襁褓里的自己,还不会说话,就被持盈盖上了背叛的罪名,二十年后才得昭雪。

人生一代一代,叶子一片一片,王朝一姓一姓。

旧的不去,新的怎么来呢?他杀王甫,贬蔡瑢,将陈思恭安排到镇江去,不就是为了迅速掌握朝野和禁中的大权吗?程振宁肯把情报送给宗望,为的不就是让持盈彻底被摁死吗?

持盈活着,就是对他的威胁。

可是他愿意,因为他爱上了他,爱不能吃,不能喝,可来了,就没有办法!

李伯玉问他:“陛下何不自强,反靠他国内乱呢?”

赵煊茫然地问:“那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