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泪俱下的样子,若不是吴敏知道持盈从前对这儿子多有薄待,都要被蒙骗过去了。
难不成这世上真能有无缘无故、不求回报、被人打了左脸还把右脸递过去的忠臣孝子?听说这位新天子在东宫时不是读书就是看鱼,难不成真是读书读傻了?
可若这天子当真如此孝顺,道君的做法,便显得更不堪为人父了。
抛下嗣君逃往东南,当然这无可厚非,毕竟狡兔三窟,总不能叫人一锅端了吧,自己总是更金贵要紧些的,可是到了东南,又叫身带重兵的童道夫南下保护自己,这一下把南巡的事弄得人尽皆知,东京城人心涣散,家家户户都往城外逃跑,这摆明了是要在南方另立个朝廷的意思。
难不成真的要这么抛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而正当他叹息间,持盈已从内宅中转了出来。
吴敏抬眼望去,只见这一月未见的宣和天子,穿着一身天水碧色的燕居道袍,由两位侍从扶持着走了出来,面容清减,竟是大病一场的虚弱样子。道君再不堪为人父,但对他却是恩遇有加,甚至让他做了倡导新帝登基的第一人,在这新旧罔替的节骨眼上加官进爵……
由是趋步上前关怀道:“官家?”话一出口,竟然还是旧时的习惯。
持盈由人扶着坐定,吴敏不知怎么着,竟然觉得这从来鹤步徐行的道君走姿有些奇怪,仿佛不想触及到什么地方似的。
持盈摆了摆手:“我萧然老寂之人,元中何必再叫官家?”
吴敏忽然生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变革感,改口道:“道君。”
持盈便受了,他靠在玫瑰椅上:“你既从东京来,可是带来了官家谕旨?”他饶有兴致地问:“方才听内侍唱名,他封你做了少宰么?”
少宰领吏部,乃是天官,对于吴敏来说显然是高升了。但持盈显然觉得赵煊礼遇他的旧臣是理所应当的:“他是年轻人,不知事。治理朝廷,自然要多多地托付你们。”
他敢说这话,吴敏却不敢托大,刚要叩恩,持盈便挥手免了。虽然吴敏是带了赵煊的旨意来,但比起儿子,持盈更关心朝中的人事调动,于是问道:“我记得官家同李伯玉要好,如今封了他做什么官?”
当年汴京发大水,林飞白和王甫认为是太子失德,逼太子登城门作法,只有李伯玉坚称是因为言路闭塞才导致这场灾难,与太子无关。后来持盈因他总要进谏,贬他去外地做官时,赵煊还给他写了诗,说他是“秋来一凤向南飞”,持盈听了牙都给酸倒了——他还没给蔡瑢写过这么黏糊糊的东西呢!
果然吴敏回道:“官家提拔他做了枢相。”
持盈倒不以为意,只是挑了挑眉毛:“噢,替了王将明?也好,他是个不中用的东西,官家将他黜去了何地?”
他提拔王甫和蔡瑢作对,王甫为了聚集党羽,和赵煊素来不对付,若赵煊即位了还要将王甫放在枢相的位置上,那才是傻了呢。更何况他原本就打算提拔蔡攸替代王甫,只是他这么随口一问,吴敏却犹豫了。
“他……”
持盈生了疑问,王甫虽然不像样,但到底曾经做过宰相,国朝礼重文人,顶多致仕罢了:“你直说便是,我不过是随便听听,难不成还为了他同官家生气吗?”
吴敏一咬牙一闭眼便道:“官家将他家抄了,发配到崇信军里。”
果不其然,他刚说出这话,原本笑吟吟的持盈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吴敏担心他要问蔡瑢,但持盈并没有:“官家的老师程振,现做什么官呢?”
吴敏心里顿时一个突。
因为程振做了蔡瑢的官。
他若是这么回答了,持盈必然要问蔡瑢去了哪里,而新天子虽然对蔡氏宽厚,并没有抄家流放,但蔡瑢、蔡攸这二人同道君关系如此紧密……
正当他准备措辞的时候,持盈却已经猜出来了:“是不是替了他蔡元长的官?”
吴敏默认。
持盈见此状,唯有一阵悲凉,并不是因为蔡瑢受贬,而是因为赵煊。
蔡瑢骗他,童道夫瞒他,蔡攸不知道是什么心肠,而一贯对他顺从的儿子,竟然一朝做了皇帝之后立刻将老臣罢黜——这是罢黜蔡瑢吗?这不是打自己父亲的脸吗?三年不改父道,哪家皇帝一上位就挨个驱逐自己父亲的旧臣?
他轻轻叹了一声,吴敏见他方才进来时脸上的那些笑意也没了,竟然成了哀哀凄清的可怜模样,好似被谁狠狠苛待欺负了似的:“实在是前几日里生了彗星袭月的异象,群臣上书,物议斐然,官家不得已才如此的。”
他还没说赵煊自己斋戒了三天进太庙告罪的事呢,按理来说那时候他才做了一个月皇帝不到,有什么好罪的?
而持盈竟然是半点不听,蔡瑢王甫等人欺瞒他他都可以过往不究,对赵煊却是很苛刻,更何况吴敏说到了彗星袭月,他更是愤懑,彗星何止袭月,彗星甚至都袭他了,弄得他现在两头烂账:“彗星袭月?是天宁节那天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