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说完朝堂一片寂静,彰求贺实在没话说,最后嘴硬道:“陛下面前什么屁股不屁股的。”

最后彰求贺也没了声,可不敢再说宋司鸾的书庄造谣生事,只咬住新闻社玷污读书这件事,令天下读书人蒙上了铜臭味,有违清洁的名声。

宋司鸾在屏障后拱手,向陛下请求道:“彰求贺污蔑我,我总该为自己辩解一二。”

傅西辞同意后,彰求贺瞬间精神抖擞:“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你卖的那些故事同陛下罪己诏的事情混为一谈,耽误了家国大事。”

宋司鸾问道:“你是名士吗?”

“什么?”彰求贺当然不肯说自己是名士,只要承认自己是名士,那仕途几乎就断了。

宋司鸾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因为了解到“名士”和“大儒”之间的恩怨。

名士追求的是超凡脱俗,一心做文章,不为俗世所累,清谈清修,最瞧不上的就是热衷权势,苦于钻营的人。

大儒也是心心念念能让自己的学说成为国学,用自己的学术治国,辅佐君王。

双方都是瞧不上彼此,可以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名士认为大儒们学习文章,知识和文化,就是为了做官。

大儒则认为名士们沽名钓誉,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做不了官,所以在阴阳怪气别人。

彰求贺是世家,当然是站在大儒这边的:“我不是名士。”

宋司鸾继续道:“那既然不是,想必是赞同学以致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