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页

那棵杏树,自他从河南归来后,每年都果实累累,但方廷玉从来不吃,他把结的杏子都摘下来,洗净了装盘,放在花园各处,供游客们自己取食。

有时候游客少,杏子来不及被吃完就烂掉了,烂掉就烂掉,方廷玉也并不吃。

杏子独食无味,而他想一起吃杏的那个人远在天边。

后来,“方家花园”旁边建起了一所小学,每到杏子结果的季节,就有小学生偷偷翻墙过来偷摘杏子,有一回恰巧叫方廷玉碰见了,那小女孩儿受了惊吓,摔了跤,坐在地上痛得哇哇大哭。

方廷玉领她去卫生所包扎,又送了她一口袋杏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她,不必这样偷偷摸摸的,以后想吃杏,就光明正大地来方家花园。后来,这棵杏树上结的果实,就成了隔壁小学全体小学生的牙祭。一到七月,孩子们闻香而动,成群结队地跑来敲方家花园的大门,边敲边喊,方叔叔,我们来吃杏啦。

后来方叔叔成了方伯伯,方伯伯又成了方爷爷……一转眼,就是三十年。

正说到这儿,就听见咚咚咚的脚步声,一群孩子涌进后花园,跑到杏树下,围着方廷玉蹦蹦跳跳:“方爷爷,杏子结果了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方廷玉站起来,笑呵呵地说:“结果了,就等你们这群小馋猫来呢。”

五十年的老杏树,已经长得同绣楼一般高,方廷玉把一块油毡布给孩子们,让他们抻开毡布站在树下,自己拿起立在树干旁的杆子,举高了去钩杏子,树叶哗啦响动间,一个个杏子噼里啪啦地掉下来,砸在油毡布上,孩子们高兴得哇哇乱叫。

“打劫”完了杏树,孩子们一人兜着一捧杏子兴高采烈地跑了,方廷玉笑眯眯地望着他们的背影,感叹:“他们的父母也都吃过我家的杏,可惜了,他们的孩子是吃不到了……杏树结果五十年差不多也就到头了,今年,这棵杏树都五十二岁了。”

一九三四年种下的树……半个世纪了,种它的两个人,谁也没吃到过它结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