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两个人悄悄地沿原路返回。

方廷玉老想着捉弄二叔一把,很快,机会来了。

纪春生邀请客人们参观他家的造纸坊。纪家纸坊在泾县算是比较大的,每年产出的宣纸,经各杂货号经销全国。其中,方家老号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纪春生在家排行第二,造纸坊轮不到他继承,所以才去了徽州,在方家文心堂老铺里做一名伙计。

他带着海棠、二叔、祝青青和方廷玉参观造纸坊。

宣纸,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纸。宣即宣城,唯有宣城所产的纸才叫宣纸。而宣城里最好的宣纸,都出自泾县一县。

泾县有造宣纸必需的青檀树和好山泉水,混合沙田稻草,加工工艺极其复杂,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把树皮和稻草沤成纸浆,再经过捞纸、干焙火透、选纸、剪纸等过程,才终能成为一刀刀成品宣纸,销往世界各地,变成文人墨客们抒情寄性的载体。

纪春生托起一张刚焙干揭下来的宣纸给他们看:“摸一摸,还有余温呢。”

他爱惜地看着纸张:“宣纸又叫千年寿纸,一张宣纸成型后,可以千年不腐朽。想想看,你今天在宣纸上写下一句话,一千年后的人还能看得到,多神奇啊。”

祝青青眼睛一亮:“那宣纸岂不是最适合拿来写婚书?此书不朽,此情不渝——多好的兆头啊。”

方廷玉拿余光瞟一眼祝青青:“好难得啊,无情的祝青青也有这么多情的时候。”

祝青青摇头:“非也。我只是想到,这倒是个不错的卖纸噱头,用‘此情不渝,此书不朽’来打广告,在纸上印一些吉祥图纹,撒一点金箔,再做些精美的装帧,价格应该可以再翻几倍。”

方廷玉无言以对,半晌才说:“奸商!你不是个读书人吗?怎么这么会打如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