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苏试进《湖州谢上表》,其中写到:“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短短两句话,被当时的新党所利用,上报皇帝,说苏轼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
【这件事,让宋神宗十分恼火,立马就派人去逮捕苏轼,押解进京。】
【新党来势汹汹誓要致苏轼于死地。】
【但在这件案子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断的上书,请求陛下免除苏轼的死罪。】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弟弟苏辙,苏辙不仅为苏轼求情,甚至请求可以用自己的一切,代偿兄长而罪责。】
【苏轼与苏辙血脉相连,感情深厚,他为苏轼求情,十分正常,没有什么意外之处。】
【然而还有一个人,就让人比较意外了,那个人就是王安石。】
【此时的王安石已经退休,即便身在金陵,知道了这件事情,也赶紧上书,请陛下不要杀苏轼,还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再加上大宋自开国以来,赵匡胤就定下来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最后,苏轼在这一场著名的案件之中,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