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于焚书坑儒,嬴政当时倒是不想焚书坑儒的。

他只不过是效仿先贤,广纳人才,希望天下有知识有能力者,都能积极踊跃的为他大秦效力。

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两年前他在咸阳宫设宴,请了不少天下有才之人前来赴宴。

但是许多人都称颂嬴政统一六国平定天下,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嬴政自然知晓这些人不过是在阿谀奉承,但难得放松他也愿意听这些阿谀奉承。

本来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那些儒生祝酒结束,他也乐意放他们回去,继续舞文弄墨。偏偏在这种时候,总是有人扫兴。

齐国来的淳于越,仗着自己有点文采,对他的治国理念指指点点,一会儿拿夏商周的治国策略来警戒他,一会儿又说他若不分封诸侯,来日若是遇到危险,连个前来保护他的人都没有。应该效仿当年那些朝代君王的治国风采,将儿子兄弟亲戚挨个分封。

嬴政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建议好像有点问题,但他一时也没觉得那里不对。

而现在再回过头去看,问题就大了,本来这天下就不安定,他要是在搞什么分封,都不用打直接裂了。

这和统一六国之前有什么分别?

好在当时丞相李斯觉得同意这个说法,他说道:“夏商周虽历经的时代良久,但却没有那一朝是沿用的上一朝的治国之术,陛下既有统治六国之力,自然知道该怎么治国,而如今各家学派对治国之策争论不休,若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证明谁对谁错,由着他们到处散播不同的思想,必定会削弱百信对朝堂的信任。”

嬴政问他那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