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现在随便在大秦街上抓一个人问他秦朝下一任的君主会是谁,那个人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都会回答是扶苏。
但是即便是若有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也存在意外。
万一不是呢?
万一就是因为下一任君主不是扶苏而导致的秦亡呢?
蒙恬的话让他豁然开朗。
与其在这里怀疑自己的实力不足,倒不如努努力,让大秦不倒。
如果继承人的实力不够就提升实力,如果下一任君主不是他,就把那祸国殃民的败家玩意儿找出来。
他扶苏也不是什么软弱之人。
所有人都走后,殿中就只剩下了嬴政一人。
十四年,嬴政算了算日子,离秦朝灭亡的时间,仅仅还有八年,这八年时间,他能够做些什么呢?
天幕所说的秦朝灭亡的三个原因,第一个和第二个他都已经做了。
如今再想反悔为时已晚。
何况若不修驰道,原六国之间交通不便,难以交流,原六国子民更难对秦产生认同感,所遗留下来的祸患不可能比如今更小
且国家发展,必须要有便利的交通,因此这件事,哪怕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依然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