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如果再让他重新经历一次“焚书坑儒”之事,他必定不会在激烈的反对父亲,而会选择更为柔和的方式。

之前天幕展现不久,嬴政就将蒙恬和扶苏从北疆召回,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但过了一段日子,又见那天幕似乎并无恶意也并未弊端,就想让他俩先回去,毕竟修建长城和抵御匈奴之事不可耽搁。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启程,秦二世而亡的消息,就从天幕中脱口而出。

这样一来,是走还是留就让人有些纠结了。

地狱外族固然重要,但若内里朝纲不稳天下不稳,也将是一大祸患。

蒙恬与扶苏在府中相对而坐。

蒙恬见他眉头紧缩,想起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便想开解一番扶苏。

“公子,如今可是在为秦朝灭亡一事忧心?”蒙恬问。

扶苏淡淡的点了点头,回道:“是啊,这几天我总是在想,是不是我真的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最后才让国家灭亡,这些年百官的信任,百姓的拥戴,以及父亲的磨练,走到最后,会不会都变成了一场空,其实我根本不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扶苏之所以有这方面的担忧,并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更多的是源于对大秦迷茫前路的惋惜。

“没有足够优秀的继承人”,这几个字太过沉重,也不得不让扶苏怀疑自己的能力。

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蒙恬却认为扶苏此举是在杞人忧天了。

于是他说道:“天幕中并未严明谁是二代君主,公子怎么就能确定亡国之人一定是您?”

这话说是安慰,其实不然,扶苏听了之后内心的郁闷大于惊讶。

但仔细思索之后他又觉得蒙恬所言并非全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