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苏姚想的也差不多。
调查组虽然搞出了不小的动静, 却收效甚微。
入驻七团三天以后, 却没搜集到半点的证据。
无论是同事还是下属,对于白参谋的评价都还不错。没说他绝对不会干这种事, 只说自己没太听说过。
就这样陷入了僵持阶段,迟迟没有证据做支撑, 调查组这边也很难过。待在人家的地盘上调查,还像这样的兴师动众, 已经是影响了人家的正常工作。人家二话不说配合你的工作这不代表没有怨言。要是能找到证据那还罢辽, 要是找不到的话, 要去师部诉苦, 那吃瓜落的就是他们。
身上带着压力, 因此干活的时候越发地卖力了, 可有时候不是干活卖力就能有收获。
努力了许久,却没有任何的进展。
调查组整天着急上火,就有人说,“是不是咱没找对方法?”
那位在问话时几次跟苏姚呛声的男同志就说了,“我看他们那个妇工组的组长就很有想法,要不叫她过来帮忙。”
有人说,“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愿意。”
又有人说,“有啥不愿意的,能有机会跟咱们一起共事,她且得偷着乐呢,要是她这次表现的好,我看把她调到师部也未尝不可。”
这人会这样说,也是看见苏姚的叙事能力,以及在各种文件的处理上,也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起了爱才之心。
这些人都没有看过苏姚的档案,还以为她是团里的女知青,遇到这种能高升的好事,应该感恩戴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