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女儿本事大,她娘一年帮忙去卖几次布,织布的银子不老少,他可是一文不少的,都让她娘给女儿了。请她爹吃顿饺子还是请得起的。
去县里的路上,赵明月是她娘和外祖母外祖父,轮流着抱着去的。她腿短,跟不上,走慢了天要热起来了。
赵明月估摸着得走了一个半时辰,竹筒里带着的水喝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得留着回来的路上喝。
县城里人不少,各个铺子是卖什么的一目了然,街上来往的人衣服上补丁比村里少多了。
刘婆子是常来县城的,这两年赵发财懒得走那么老远,多是三个儿子轮流陪她来,不过在县城吃饺子还是头一回。
县城里都是白面肉馅饺子,给娃儿来一碗打打牙祭还成,自个是舍不得吃的。添点钱割二两肉回家,混着菜包杂面饺子够一家人吃的了。
选了一家看着人多的进去,四人正好坐一个小方桌,要了三碗饺子。
慧娘头三年守孝,今年才偶尔沾沾荤,一下子吃多了肉怕肠胃受不住,赵明月也吃不了几个,两人一碗正好。
赵明月不缺肉吃,刘婆子每次卖了布,都会带一大块肉回来,慧娘拿盐淹了,够赵明月吃好久。她小娃子一个,生下来一年后才吃肉,没人会说闲话。
她尝着也就那样,面皮不够劲道,肉里混着点菜,除了盐没有其他调料,没她娘在家包的味道好,至少她娘会在肉里放姜末。
姜在这里还是当做药来用。慧娘担心哪天不注意风寒就找上赵明月了,从小一变天就给她煮姜汤喝,就算是放了糖,赵明月也是百般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