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语言都是如此,莫向晚暂且沿用他对语言理解的经验,尝试从波形图的起伏中分离出这些成分。
波峰可能代表主语,波长也可能代表主语,高斜率的曲线可能代表动词,也可能代表名词。
排列组合给了无限可能。
就算他的数学远不及甄巧,他也知道会有上千种可能。
于是,莫向晚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将不同的可能代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中。
多年以后,再回顾往事时,他会将那段日子形容为深浅。在一片漆黑中摩挲,终于看到发亮的东西,靠近时却什么也摸不到。
因为,他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在第236次尝试时,他突然意识到,不能以人类的语言思维模式去推断“他们”。
最本质的区别便是,人类有体积和时间的概念,而“他们”没有。
如果先后顺序于“他们”没有区别,那么很多排列组合都是没有必要的尝试。
这一突破,让他破译的速度向前大跨了一步。
很快他就发现,“他们”的语言里,主语和宾语经常粘连,有时甚至直接重合。句子剩下的成分也散落在同一条波形的各处毫无规律。
而有的时候,毫无规律本身就是一种规律。
抛弃了现有语言的所有条条框框后,破译的速度反而加快了。
莫向晚发现,这事实上是自己第一次打破常规。
和甄巧截然相反,他是个很少打破常规的人。
他规规矩矩地考每一次试,按照标准的实验范式做实验写论文,用国际公认的处理方法处理数据。包括第一次发现“他们”的存在,他都用的标准的语料库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