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页

回商宅的马车上,沈老儿和乔宁相对而言,谁也没说话, 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乔宁看着沈老儿,他微垂着头, 手肘撑在双膝上, 手腕低垂。

她知道了沈老儿和沈家的所有事, 那会儿的沈启还年轻, 高中状元,被先帝亲笔安排进督察院, 又经督察院的同僚撮合,与原配夫人成了亲。

很快,长子沈哲出生,沈启对这唯一的儿子很是上心, 对夫人照料得也无微不至,京中人都说他是模范相公、模范父亲。

他在朝中又受先帝器重,晋升很快。

那时,沈启还没当上丞相, 也没国公的身份, 沈夫人在京城难免被攀比,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 她总显得闷闷不乐,像是成天有什么心事。

沈启为了让夫人在京中众夫人面前有面子,更加卖力地在朝中做事, 他有才, 也能干,深得先帝喜爱, 一路提拔到了手下第一人的位置。

沈哲也逐渐长大,娶了妻子,又生了沈家的嫡孙女沈逸,照理说沈启洋洋得意,沈夫人应该也春风得意才对。

可并没有,沈夫人日渐憔悴,眼窝深陷,沈启以为她得了什么病,更是趁休沐时带着夫人东奔西走四处求医。

可沈夫人的行为却越来越怪异,她对沈启越来越讨好,举案齐眉,甚至连洗脚水都亲自给夫君奉上,只是眼神却极尽闪躲,有时候还偷偷躲在房间里哭。

沈启是真没法子了,自己已经做的尽善尽美,不知道还有何处让夫人不满意。

又过了几年,先帝封沈老儿为沈国公,担当大任,在升迁宴上,他对先帝感恩戴德,有人奉承他爵位日后定可以代代相传。

沈启没有否认,大方承认若圣上允准爵位传习,一定会给自己的儿子沈哲。

高朋满座之时,沈夫人听到这句话竟把手中的碗筷都掉了,众人很是吃惊,亦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