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良风荷引的口味变成更适合沪市人群的调性。这个问题成为聂穹给陆清圆定下的专业方向第一步。
陆清圆第一次改良菜品,隔空连线了刘叔讨论。
刘叔对沪市的印象就和所有的刻板印象一样,张嘴就是“那多放点糖算咯。”
陆清圆耐心给他举例,用的就是现成的黄鱼面。
“虽说沪市嗜甜这件事举国皆知,但是黄鱼面这样的不是也很受欢迎嘛。再说了,沪市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打工人,也不是光光沪市土著啊。再说了,咱们改良口感不是要直接把咱们风荷引的口味做没了。”
刘叔有点糊涂:“那要怎么搞哦。我哪里知道我的手艺外地人是不是喜欢呢?圆圆啊,我看咱们家一直做的还不错啊,游客来了还是很喜欢的。没准都不用改良啊。”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游客的尝鲜并不代表他们是稳定的回头客。
要想知道他们真正的口味,还是得实践出真知。
陆清圆久违的现身在了食客群了。
【风荷引:外地的朋友们有没有愿意帮我们做口味调查的啊,免费寄出小吃啊。】
食客群的插科打诨瞬间全无。
安静一下后,又瞬间沸腾了。
杜中华往前冲的最快。
【爱我中华:我我我!我本来就不是昙镇人,我是跟我老婆入赘来的!】
【万水千山:老杜你真是为了口吃的脸都不要了啊,小老板别理他,我才是新来的打工人。我老家滇南的!】
还有家里有外地亲戚的也纷纷报名,因为陆清圆说了,推荐亲戚的,会多给一份做感谢费。
陆清圆花了一晚上时间登记了不同地方的人,仔细一看,这些都快有四十多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