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周家只好也把闺女,和两个孙女给送去了庄子上,打算等过两年再把人接回来。

她们出城那日,恰好锦儿带着两个弟弟去郊外的皇家马场骑马,因为顺路,便想着送上一截。

周若清的大闺女,刘婉珮,今年已经九岁了。

女孩子本来就比男孩子成熟,她又经历了家中变故,更是显得沉闷,不管谁同她打招呼,她也不搭理。

“太子殿下,两位王爷莫怪,小女她……她……”

周若清她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外人都说两个闺女是拖油瓶,小女儿年纪尚小还好,可大闺女懂事了,自然心里是难过的。

朱祁锦低头,看了眼,眼肿如核桃的小姑娘,轻声道:“表姨母,无碍的,咱们这便走吧。”

想着这姑娘,很有可能,会被人骂一辈子拖油瓶,便有些怜惜,也更加不忍心责怪。

其实周若清这事,确实引起不少大臣的不满和微词。

首先,离婚后周家带走刘姓子嗣,带走嫁妆,这并不符合规定,但人家愿意,他们也没什么话说。

但重要的是什么,是刘家为什么同意和离。

这很明显就是皇后娘家,和刘家有交易,所以他们才会同意。

皇上居然因为外戚的关系,随意给平民恩赐,这像话吗?

皇家的奶娘们,都是因为哺乳皇子皇女有功,所以才能得恩赏,脱了自家的军户籍。

可刘家凭什么?

他们家有什么功劳,对大明,有什么贡献吗?

还有言官给皇帝上书,便直接问道:“刘家有何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