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儿媳大胆地问一句,若您是太医,您明知有些事情做好了也没有好处,做不好却有全家脑袋都搬家的风险,您还会去做吗?”

最后一个问题有些犀利,张太后有些沉默。

是啊,若是意外和暴毙,那就怪不到太医身上了。

若是早早诊出有病,却无论如何都治不好的话,那太医还不得被诛族啊?

想想自己儿子,那是个喜欢去打仗的孩子,若是身边的太医出了问题……

还有三个孙子……

她又想起太宗皇帝,每次先帝他们哥三儿生病受伤,太宗都会大力赏赐为他们治病的太医……

先帝曾经说过,太祖当年给晋王写信时说过,这辈子,他有两种人不敢得罪,一是做饭的厨子,二就是剃头匠。

现如今出了这事,她又觉得,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不能惹,那就是当郎中的,这三种人想要谁的命,感觉都很简单呐。

思虑再三,她还是叫来了吏部,礼部的官员,把这事说了,然后让他们尽快拿出一个整改太医院的章程出来。

她只大概说了个意思,具体怎么实施就是这些官员该想的了。

开玩笑,若是上位者什么事都做了,还要这些饱读诗书的官员做什么,摆在那里好看吗?

景舒倒是有具体的法子,她想把现代那套执业证给搬过来。

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妥当,现代那套其实更适合西医,并不适合靠经验能耐治病的中医。

比如村里的赤脚大夫,有些虽然连字都不会写,却靠着经验对症下药,让村民花最少的钱解决病痛。

如果执业证推行,村里那些没钱到医馆看病拿药的穷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