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刘如意转头就哭求他从轻发落戚姬,说戚姬只是因为父皇去世无法接受,失心疯了才会胡言乱语……戚姬也当真扯着自己的头发像个疯子一样被审文带走,可见这母子俩还是心意相通十分会打配合演戏的。
刘盈不是不懂,不是看不出来,只是以前他一直习惯了被父皇嫌弃,被父皇骂他软弱无能,除了心善能照顾弟弟外,一无是处。
他就抓着在父皇心目中这唯一一点优势,更努力地在父皇面前表现出兄友弟恭的模样,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后,好像真的就觉得戚姬和刘如意理所应当受到父皇宠爱,而他也理所应当替父皇照顾弟弟……
可今天看到戚姬母子在他面前睁着眼睛说瞎话时,刘盈的心里忽然感觉不对味起来。
戚姬当年苦求刘邦换太子之事,众所周知,刘盈也不是没听到过,甚至被刘邦直接骂到脸上都有过。
只是那时他有母后安抚支持,有太傅少傅等一众老臣力挺,学了一肚子礼仪仁义的刘盈,只当那些话是刘邦用来哄女人玩玩罢了,朝堂之事,岂是一个女人哭哭就能改变的?
作为父皇昭告天下钦定的皇太子,刘盈一直被寄予厚望,战战兢兢地学习,十分努力地想跟上太师太傅少傅们的教导,但真的很累。
他并不是像刘邦那样天赋异禀,没读书识字还能吹能侃,忽悠得一众能人异士在他麾下听用。
大汉开国的能人太多,而刘盈无论是天分还是才智都远不及那些惊才绝艳的天才们,甚至也没有刘邦鄙睨天下,能吹会侃的本事,在群臣心目中,也就是个“仁”字深入人心。
用功学习都不及父皇一句话的时候,刘盈就十分羡慕刘如意。
在他被课业和政务压得喘不过气时,刘如意在宫中招猫逗狗,打架惹事,戚姬不但不骂他打他,还要抱着去给父皇看,父皇还会夸他胆大,颇有乃父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