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一时意起,很想来玉周城。

若说是因为宁景在这儿,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柳静秋暗自比较了一下, 如果是柳鱼璃单纯喊他来玉周城看晚会,路上奔走一天,他才不愿意来。

但如果加上宁景在玉周城,距离一下不是问题了,没有犹豫他就做出了决定。

可是快到了地方, 他却后悔了,要是夫君怪他一声不吭跑过来怎么办?

会不会觉得他是不安分的哥儿, 丈夫不在家就乱跑?

不过柳静秋知道宁景不是会这样想的人, 但是他不想在宁景面前出任何错。

思来想去,还是算了,能看看宁景平常读书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也不错。

柳鱼璃最是了解柳静秋不过, 他又是一颗七窍玲珑心, 不过想了想就知道柳静秋在顾虑什么,便道:“不去就不去了呗, 青山学院还不准哥儿女子进去,我们就不去触这个霉头,不过, 说不定你夫君也来看晚会了呢?”

柳静秋一愣, 抿抿唇, 眸光又悄悄亮起,带着些期许看向了玉周城的方向。

玉周城内, 随着夜色降临, 各处都挂上了大红灯笼, 还有各色彩灯悬在画廊檐边, 提在人们手中。

街道上人潮如涌,锦缎华裳飘摆而过,女子哥儿在挂着花灯饰品的摊子边低声笑语,男人们摇着折扇在一旁观赏,偶尔有三两个孩童挤出人群又躲入进去,传来一阵银铃般的欢笑声。

城北高台已经筑起,其旁边有一条静谧江河,水面飘满莲花灯,停着数条画舫,上面人影绰绰,隐约可以看到舞女跳舞的身影,以及幽幽乐器之音传来。

宁景站在台后,负手而立看着河面,除了满江耀目花灯,还有一轮明月倒映在水面,随着江水波动而变幻。

此时外面台子周围除了靠江的背面,都围满了人,皆等着说书会的开始。

人群中,比起男人,女子哥儿的数量更多,他们平时根本听不到说书,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不论平时多么文静矜持,这会儿都有些兴奋,拉着好友猜测说书先生该是何等风光,长得什么模样,也许是位丰神俊朗的美郎君。

不少男人见女子哥儿围在台子下面,都有意识的让开,让女子哥儿更靠近台子一些,能清楚看到台上的风景。

他们平日里花点钱还能去茶楼听,女子哥儿却难了,礼让他们一些也无妨。

而值得一提的是以往的赏月会可没有白听的书,这新换的县令想法倒是挺好,惠民利民,一场赏月会下来民心凝聚,人人对他赞不绝口。

在这些人里面,宁景知道除了看热闹的百姓,还有鱼卿席安排寻衅挑事的人,不过现在人前有两个官差镇场,不时还有几队官差巡视而过,这些人找事情也得注意分寸,不敢无理取闹。

但这并不能说明万无一失,如果他们只是起哄宁景讲的不好,其他百姓同样跟着起哄,官差也管不了,因为这只能说明宁景本领不过关。

若宁景足以镇住场子,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宁景暗暗思量着自己的话本,幸好《大羿射日》的故事他从小耳融目染,哪怕准备的仓促,心里也是有数。

如今他的话本里有三足金乌,有帝俊,鱼卿席的也有,只要一经讲出,设定相同这事肯定引人注意。

到时某些有心人说不得一定要给他们分个先来后到,有理没理,或者说是谁抄袭谁的设定。

毕竟三足金乌,帝俊之流,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第一次现身就一下出现在两位说书先生话本里,这件事的性质就有点和撞本类似了。

但是,这个设定,可并不止两个人在讲啊。

宁景轻轻一笑,他故意不改去金乌之类的设定,还在娥和羿的故事里加多洪荒元素,就是为了埋伏鱼卿席一手。

他不是偷拿吴先生的话本,试图害吴先生撞本么?

既然如此,不如就摆开阵势,宁景和吴先生讲述完整洪荒设定下的故事,而鱼卿席只知道三足金乌、帝俊寥寥几个名词,孰高孰低,一眼便知。

在宁景和吴先生的对比下,鱼卿席就像个偷东西没偷完全的贼,可气又可笑。

宁景也不怕鱼卿席到时候倒打一耙,大不了两人直接公开对垒,就着设定辩论一番。

不过宁景觉得,只要鱼卿席还有点脑子就不会这样做,话本怎么来的,设定谁标注的,他心里门清,当众辩论只有他吃亏的份,除非他能当场编造出不输于华夏洪荒的背景设定,不然真的是如撞衫一样,谁丑谁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