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皇帝又道:“皇后已入了佛堂不问世事,后宫也无人掌管,朕知此事有些不妥。但总得有个人站出来,朕细想之下,也没人比你更合适,你自幼聪明伶俐,凤印便暂时交给你了,而这桩家事则由你去处理。”

「家事」这说得倒是妙,想来皇帝是知晓恒王的身份,故才将此事归为「家事」,因一旦拿到朝堂上,那全天下人都会知道,皇帝替别人养了儿子,而那人还是燕国先帝。

“是,女儿领命。”

福公公将代表着后宫之主的凤印交给了悦禾,悦禾郑重道:“悦禾定会将此事处理妥当,绝不让父皇失望!”

皇帝点了点头,“去吧。”

“女儿告退。”

悦禾一走,福公公将碗全都撤下,不免叹道:“殿下还真是越来越像当年的陛下了。”

“哦?”

福公公笑道:“头脑冷静,行事果断。”

回想起近几日发生的一切,皇帝颔首表示赞同,但又很快,眼中流露出了可惜,“是啊,若她是男儿身,必定会是储君人选,可就可惜在,她不是。”

皇帝轻叹了一声,“朕的子嗣不多,这瑞王,倘若给他机会,他日后会是个明君。可是他心太慈了,哪里会忍心对亲兄弟下手,若想坐稳这皇位,是一定要狠下心来的,相比瑞王,襄王就狠心多了。不然又岂会蛰伏多年,看似莽撞,实则心思最多的便是襄王,狼子野心,其心可诛,还有那恒王,平日里装得对朕毕恭毕敬,实际与襄王都是一丘之貉。”

“再瞧瞧安王,唉,这几个儿子里,朕最疼的便是他,他自幼身染顽疾,也不知还能不能活”

皇帝不再言语,剩下的话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福公公宽慰道:“安王爷是陛下的子嗣,又岂会是那无福之人?!”

皇帝颔首,“敏央智慧不足,而康乐又太过率真,女儿之中能让朕刮目相看的,也就只有悦禾了。”